【大江南北】景德鎮──中國千年瓷都(上)

文/林孟慧 |2016.12.12
1247觀看次
字級
古窯民俗博覽區廁所──舒園,廁所外牆全由瓷碗裝飾。圖/林孟慧
古窯民俗博覽區廁所──舒園,廁所外牆全由瓷碗裝飾。圖/林孟慧

文與圖/林孟慧

馳名中外的中國千年瓷都──景德鎮,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丙申年孟秋,有幸和家人一同到景德鎮探訪。出發前,即耳聞江西省氣候炎熱,酷暑難耐,到了當地,果然如傳聞中一般,雖值初秋,卻火傘高張,烈日當空,氣溫直逼攝氏四十度;剛從台灣來訪的我們,感覺只能用一個「烤」字來形容,熾熱的太陽除了烤大地之外,也烤著地上的人們,大家帽子、太陽眼鏡、陽傘、袖套、防曬油一應俱全,做好防曬工作也是必備的要事之一。

景德鎮窯於五代啟用,迄今仍在燒製,窯址即在今江西省景德鎮,因此稱景德鎮窯;實際上由數個窯口組成,因此也稱為景德鎮窯系。唐朝開始,景德鎮的陶瓷製品已進入較成熟時期,成品極盡精美,被譽為「假玉器」;宋朝時,景德鎮瓷器已在品質及規模上繁榮興盛。

北宋景德年間,真宗皇帝派官員到景德鎮(時稱昌南鎮)監督製造瓷器,景德鎮因此成為瓷器重要產地,皇帝也將自己年號「景德」賜給此地,規定生產的瓷器底部,都要寫上「景德年製」四字,因為瓷器光致貌美,天下都稱「景德鎮瓷器」。由此開始,景德鎮這一名稱為人們所熟知,原先的昌南鎮地名則被人們漸漸所遺忘;景德鎮便與中國瓷器畫上了等號,密不可分,而景德鎮瓷器也因此名聞天下。

我們剛進入景德鎮市時,便被路旁兩側的電線桿嚇了一跳,兩側電線桿由地面起算三公尺,皆由瓷器打造,上面彩繪青花瓷圖案,連最頂端的燈罩也是瓷器燈罩,矗立兩側街旁,宛如穿戴整齊的士兵,迎接貴客的到來,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參觀景德鎮的第一站,是「古窯民俗博覽區」,這是中國五A級的景區,更有世界上最大的蛋形柴窯;景德鎮窯是迄今保存最完整、最具價值的古代瓷窯。整個園區內,連垃圾分類的桶子也是由青花瓷製造的高級垃圾桶。入口處,可以見到仿頤和園的十二生肖首噴泉池,步行一段路後,窯神童賓的大型青銅像映入眼簾,在其內的歷代瓷窯展示區,可分為:古代製瓷作坊、世界上最古老製瓷生產作業線、明清御窯、清代鎮窯、明代葫蘆窯、元代饅頭窯、宋代龍窯、風火先師廟、致美軒陶瓷陳列館、唐英紀念館、紅店瓷行等景點,這些景點向參觀的遊客展示了古代瓷業建築,明清時期景德鎮手工製瓷的工藝過程,以及傳統名瓷精品。

特別有趣的是,該地的廁所皆由瓷器裝飾打造,廁所的名稱也優雅好聽──舒園;廁所外牆也全由瓷碗裝飾,廁所內的洗手台也是瓷製品彩繪而成,十分高雅。(據小兒告知,男廁小便斗亦是青花瓷打造,真是別有特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