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醫病關係系列報導 4 重建乳房 她們找回自信!

陳玲芳 |2016.10.01
5808觀看次
字級
台灣乳房重建協會網站首頁,鄭明輝醫師與病友姐妹們合影。圖/記者邱麗玥、台灣乳房重建協會提供
黃嫆茹建議年過三十歲的女性,要養成每年看一次乳房外科的習慣。圖/記者邱麗玥、台灣乳房重建協會提供
年近八旬的羅麗容(右一),是病友眼中永遠不老的「辣嬤」,每次上台都成為鎂光燈追逐的焦點。圖/記者邱麗玥、台灣乳房重建協會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圖/記者邱麗玥、台灣乳房重建協會提供

根據美國統計,約有四成乳癌患者,會有憂鬱傾向。台灣的乳癌患者切除乳房後,也有四分之一罹患憂鬱症。現代醫學發達,讓乳癌患者不再只是被動、被迫成為「少奶奶」,「乳房重建」成為另一個新選擇。

林口長庚醫院「乳房重建中心」堪稱目前國內陣容最堅強的乳房重建團隊。十四年前在院方協助下成立的病友團體「台灣乳房重建協會」,更積極深入社會各階層,從事乳癌防治與乳房重建宣導活動,協助失去乳房的女性,找回自信。

在林口長庚醫院乳房重建中心門診中,總是會遇見一兩位患者,低頭走進診間,看診時沒有自信,甚至不太敢說明來意,在醫師輕聲詢問:「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她們才含淚小聲回答:「我想要做乳房重建。」

原來,她們因為乳癌而切除乳房,失去乳房後,人生產生巨大改變,生活的不便及心理的衝擊,讓她們身心俱疲,失去原有的自信。

現任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長庚醫學院整形外科教授鄭明輝表示,台灣每年新增乳癌患者逾萬人,為女性癌症頭號殺手。好發年齡也由平均五十歲,下探為三十至四十歲。所幸,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零期與一期患者,治癒率可達九成。

資訊的普及,女性意識的抬頭,發病年齡的年輕化,使得乳癌治療,不再只是治癒疾病而已,更希望能夠兼顧癒後的生活品質。因此,「乳房重建」已是乳癌治療的趨勢之一。

術後人生「從黑白變彩色」

一九九八年,時任長庚大學醫學院長的魏福全,指派鄭明輝到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專研乳房重建,行前特別叮嚀:「務必成為亞洲頂尖的乳房重建權威!」一年兩個月的研習,鄭明輝帶回許多新觀念和技術,沒有辜負恩師的期待。

從二○○○年至二○一六年六月,林口長庚已完成超過一千三百五十例乳房重建,手術成功率達九成八。迄今已幫助六百多名女性的鄭明輝說,乳房重建手術就像「移花接木」,雖然手術過程繁瑣,但看到患者術後人生「從黑白變彩色」,就有難以言喻的成就感。

二○○○年,鄭明輝自美國返台後,將在美國學習到的「深下腹動脈穿通枝皮瓣術」技術用於台灣的病患,利用患者的腹部脂肪用於乳房重建,改善傳統鹽水袋重建乳房的異物感,且有豐胸、對稱效果,目前此手術及經驗領先,位居亞洲第一。同時,也於二○○○年根據不同程度淋巴水腫運用「淋巴結皮瓣移植」或「淋巴管靜脈吻合術」治療上下肢「淋巴水腫」,此治療淋巴水腫的技術更是享譽國際醫界,也有許多國外病患慕名而來。

「不老辣嬤」熱舞鼓勵重建

二十四年前,五十五歲的羅麗容,因乳癌切除左邊乳房;六十三歲那年,又為了重拾自信,接受國內最先進的乳房重建手術。回憶十五年前,她在報章雜誌看到鄭明輝醫師論及「乳房重建」對女人的重要性,經與家人討論後至門診求治,鄭醫師為她耐心解說重建乳房手術過程,讓她決定「給自己一次機會」,重建手術相當成功。

「沒有女人不在乎乳房,鄭明輝領軍的團隊,讓我們看見希望。」從此,羅麗容不但和鄭明輝從醫病關係變成好朋友,也開始擔任「台灣乳房重建協會」義工,二○○四年至二○○六年擔任協會理事長,並與乳房重建病友組成「俏女郎」舞團,以舞會友,多次受邀出國參與國際會議表演。

身為「俏女郎舞團」中最年長的舞者,年近八旬的羅麗容,是病友眼中永遠不老的「辣嬤」,每次上台都成為鎂光燈追逐的焦點。展示一張張裝扮清涼的肚皮舞照片,羅麗容說,會選擇跳這種舞蹈,都是為了展現重建之後的效果,如此一邊散播歡樂,一邊鼓勵乳癌姐妹們勇敢重建。

台灣乳房重建協會自二○○二年成立以來,積極舉辦活動及參與各醫院乳癌病友團體之活動,宣導及展現「乳房重建」對乳癌病友之正面影響及幫助。十四年來,一步一腳印,與各個乳癌病友團體接觸,將「乳房重建」的觀念及對病友的幫助,直接傳達給病友。

彩妝師善用專長走出陰霾

每年秋天,「台灣乳房重建協會」都在林口長庚醫院復健大樓舉辦周年慶祝大會,由多位病友組成的「俏女郎舞團」,於會中表演最新舞碼,更令觀眾印象深刻。經過多年精益求精的學習,「俏女郎」的舞藝日益精湛,近年來更因專業舞團造型彩妝師加入,逐步站上國際舞台。

「乳房到底是屬於誰的?乳房是屬於父母的、丈夫的、孩子的,還是女性自己的?」現任理事長楊倢,是專業的造型彩妝師,八年來全心投入,讓自己一步步走出乳癌陰霾、接受重建,也讓協會有了嶄新面貌。

「在這裡,有最完整的乳房重建方式介紹,與乳癌相關資訊,以及病友的經驗分享。」最近三年,楊倢因緣際會進入台灣癌症基金會,教授整體彩妝課程,運用自身專長,傳授彩妝技巧,幫助癌友快速擺脫病容,恢復自信,回歸社會。

團隊重建病人全新生活

現任林口長庚乳房重建中心主任、整形外科醫師黃嫆茹,是鄭明輝的得意門生,她表示老師從不藏私,常鼓勵學生要創新手術方法,減輕患者的不適。自十年前加入重建團隊以來,即與協會病友建立起「革命情感」,成為無話不說的好姐妹。

楊倢是黃嫆茹的病人,因為黃醫師幫她做了重建,術後只要聽到黃醫師的聲音,就會感到很放心。楊倢跟黃嫆茹說:「如果我只是找你做隆乳手術,可能幾年後我已經忘了你的名字,可是你幫我做重建,我會一輩子記得妳。」黃嫆茹強調,「我們團隊在手術房工作的八個小時,不只是重建一個漂亮的乳房,而是全新的生活。」醫病的互信,讓醫療有了不一樣的風景。

因應乳癌年輕化,黃嫆茹建議年過三十歲的女性,要養成每年看一次乳房外科的習慣,家族有乳癌病史的女性,更需接受乳房攝影、超音波檢查,加強定期追蹤。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