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字看大師 揭一筆字動人祕密

人間社記者蕭惠珠大樹報導 |2016.08.08
1662觀看次
字級
大師坐著輪椅,在長條桌前寫字,同時要有三名「書僮」伺候,沾墨、拉紙、移開完工作品,各司其職。圖為二○一四年一筆字在廈門市博物館開幕,星雲大師現場揮毫。圖/資料照片

【人間社記者蕭惠珠大樹報導】不曾練字、眼花手抖的老和尚,他的書法為何在藝術市場引發「仿造」風潮?影響力遠勝過享有盛名的書法家?「大覺有情.道藝一體─談星雲大師一筆字內蘊哲思與書法」座談,六日在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舉行,由佛館館長如常法師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助理教授柯耀程對談,揭開大師一筆字感動人心的祕密,帶領觀眾「從字看人」,盡情享受法語墨香的薰陶,學習大師的超高人品。

「大師不是書法家,是弘法家,『與人結緣、給人歡喜』是他的寫字動機。」如常法師強調,就因為動機純粹,心無雜念,落筆當下即是,大師書藝雖無法與名家相提並論,卻能創下同時在二十五國、七十四處展出、三百萬人欣賞的史無前例紀錄。

傳達善念 墨寶給人清涼

身為書法創作者的柯耀程指出,書法創作以自然為貴,大師堪稱是「為人生而藝術」的書法家,為傳達善念寫字,不在意美醜,就是這種「無意於佳乃佳」的渾樸無我風格,讓他的作品產生巨大的感人能量。

如常法師拿星雲大師和弘一大師的書法做比較,認為兩人都是用書藝弘法的宗教大師,作品都散發出「內修實學」的能量。原本就以書藝知名的弘一大師,修學律宗,練字嚴謹,寫起字來簡潔工整,井然有序,筆畫粗細一致;作品多抄寫佛經,供信徒課誦。

而終日為弘法四處奔波的星雲大師是個無師自通的「素人」書家。如常法師表示,大師因視力退化,意外創出「一筆字」,強調「別看我的字,請看我的心」,書寫的內容以有助弘揚人間佛教、民眾看得懂、能感動人心為主,希望給芸芸眾生帶來清涼,弘揚佛法的動機比起弘一大師更純粹。

柯耀程借用清末才子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分析大師成為書法家的原因。他認為,好書家不只是追求把字寫好,更要在「字外功夫」用功,也就是要修心;大師「字外功夫」比他人深厚,寫字無關名利,才能達到「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的無我最高藝術境界。

「渾樸厚實、簡靜脫俗、時出新意、無我自在,是大師一筆字的特色。」柯耀程推崇大師以宗教家的修持創作一筆字,有助於書法教育推廣,凸顯書法的普世價值,貢獻比俗世的書法家更大。他特別獻上親自創作的「星光明佛國,雲水潤人間」對聯,禮讚大師的成就。

六根並用

寫字一心不亂

如常法師同時透露大師寫字的「內幕」。因行動不便,大師總是坐著輪椅,在長條桌前寫字,同時要有三名「書僮」伺候,沾墨、拉紙、移開完工作品,各司其職。至於曾引起很多書法家好奇的特殊墨色,其實是混和二種品牌的現成墨汁,已成為一筆字的「獨家配方」。

如常法師強調,大師沒有特別的寫字空間,寫字的長條桌,也是他用餐、會客的地方。而且寫字時,身邊總圍繞著一群等候請示弘法事務的弟子,大師總能六根並用、一心不亂,可見大師的內在修為。

「連布局、墨色的細節都這麼用心,大師克服重重困難寫一筆字,精進的態度讓人感動。」從高雄來參加座談的林立貴表示,最喜歡展場的「双好双不好」條幅,人們總慣於抱怨命運,卻不知眼前的一切都是平時修為的因緣果報,大師的字句,寫出人生真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