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系列 佛光山好?不好?

文/人間福報編輯部整理 |2016.07.24
2182觀看次
字級
大師寫一筆字。圖/資料照片
圖/資料照片

文/人間福報編輯部整理

●中油董事長—林聖忠

一九七三年,我在大二暑假時,到佛光山舉辦了佛學夏令營。六個星期的夏令營中,星雲大師和幾位慈字輩的法師,親自教導佛學及禪淨共修課程,上課之餘,大師和法師們更和莘莘學子們一起打球、談心。那年確實過了一個很棒的暑假。吃素六周後,我回家吃葷還不太習慣呢!我還是經常回佛光山,看看這個法身慧命之家。

●良茂建設公司董事長—陳春銅

母親在世的最後半年,一心一意想去參訪美國西來寺,我請求在國稅局上班的二姐請假陪母親前去。西來寺是美國佛教聖地,接引許多旅居海外的華人,也是佛教徒的心靈歸宿。這趟旅程,不但圓滿了母親最後的心願,也開啟了二姐傳承母親信仰、成為佛光人的契機。

佛教的信仰對我影響很大。很多事,因為有了信仰,讓我在做人處事方面,就懂得如何做到圓滿。

●青樺婚紗董事長—蔡青樺

二○一二年底,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開幕,星雲大師希望於佛館的五和塔作為「喜慶之家」,為來到佛館舉辦婚禮、壽誕、成年、滿月禮等典禮的民眾,以及來到佛館參訪的遊客,拍攝家族照,留下在佛光上最喜悅幸福的瞬間。

聽從大師的指示後,我放下台北的工作,南下進駐佛館。大師希望佛教有一個祝福禮堂可以舉辦佛化婚禮,但這種事我從沒做過,所以本來不敢承擔,但我懂大師的理念,能讓全家老老小小都在五和塔,歡喜成就生命中最重要的吉慶大典,就是五和的精神。目前,已有一千個家庭因愛而相聚於喜慶之家,這些畫面讓我深深的感動。

在佛館一待就是三年,現在重回職場,心境已和以前不同。現在,我更懂得大師人間佛教的好,我更深刻體悟,在家眾為什麼要去當義工?佛光山為什麼頻繁地辦活動?原來,大師就是要讓我們分分秒秒不空過。人間佛教的修行法門就是大師提倡的『三好四給』。如果我們懂得廣結善緣,修好世間的緣分,讓家庭美滿、工作順利、人緣良好,那我們就是天天身在佛國淨土了。

開放包容 佛教開創新局

●前台肥公司董事長—鍾榮吉

二○○九年八八水患災情慘重,我代表台肥公司南下勘災時,親睹佛光山法師和義工,人人手持救災器具、積極熱心地前往災區服務,非常感動。政府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更突顯民間主動參與的珍貴,宗教團體撫慰災民重傷的身心,更是功不可沒。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簡靜惠

星雲大師在台灣以及全球推動人間佛教──只要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有助於增進幸福人生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大師弘法利生一甲子,為佛教開創新局「但開風氣不為師」,努力帶動佛教徒走向人間,走向社會。

大師秉持著一種價值,不為己身的成功或聲望,而是由他內心的信仰價值來決定行動與生活的方式。大師的包容與開放的態度已超越生活的現狀,而是一種普及的社會現象與行為的引導,而能成就一條「雲水三千的佛光大道」,眾生行走其間無怨無悔。

●作家—林清玄

我簡單的列舉了星雲大師對台灣的影響,他超越了中央山脈,到東部去建寺弘法,使得東部成為佛教宏傳的重鎮;他又跨過濁水溪,到南部高雄創建佛光山,成為台灣最大的佛教道場;他又走向了世界,足跡踏遍五大洲,在每一個重要的西方城市,都創建了寺院。

他創辦了人間衛視電視台,他出刊了第一份由佛教界創辦的報紙《人間福報》,他重編《大藏經》,出版了無數的出版品。

他辦了好幾間佛學院,培養無數的僧才。在台灣的每個縣市都有佛光山的道場,他重視教育,創建小學、中學、大學。

他長期投入慈善救濟,救苦救難,全世界只要有苦難的地方,就有佛光山的義工。如果要我一一列舉星雲大師對佛教的貢獻,就是七天七夜也無法盡數。

●新視語文化公司負責人—徐宗懋

如果人生有所謂上半生和下半生,無疑地,上半生影響我最深的是已故《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先生,我二十多歲時就受到他大力提攜,在戰火中採訪新聞,直到一九八九年因工作倒在血泊中,隨後又投入十年的報導和寫作中。

我的下半生,影響我最深的則是星雲大師,這時的我已不年輕了,沒有體力穿梭於危險之地,但追求真相、實踐真理的心志並沒有改變!

我和星雲大師見面的次數有限,但師父很快就看到了我內心的火焰,他說:「你的性格剛烈,會吃虧的!」「要學習忍耐!」我笑答說:「如果我生在以前,一定會當個烈士。」他也笑說:「別當烈士了…」佛光山是台灣美麗的建築和風景,但最美的地方是它所代表的善心和善願。

我過去與佛光山的接觸很少,不過一旦真正進入佛光山的心靈時,卻無比震撼!無須求神問卜,不用裝神弄鬼,世間真善美的力量就存在每一個人的內心。

氣度恢宏 創造宗教奇蹟

●中華傳統宗教聯合總會會長—王金平

佛光山一連五年舉辦神明聯誼,樂見海內外宗教道場領袖齊聚,連菲律賓聖嬰大教堂也再度跨海參與,落實了天主教與中華傳統宗教的交流;這場宗教奇蹟具有示範作用,還吸引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專程組團觀摩,希望兩岸宗教大和諧。

四十多年前我就與佛光山結緣,全家人和佛光山一起成長,小小的台灣,二十餘宗教、百餘派系並存,展現了宗教的絕對自由與包容尊重,足供政治人物借鏡,發揮利人利他精神,落實善念善行,共同福國利民。

●圓神出版社董事長—簡志忠

大師氣宇軒昂,不僅外形高大,心胸更是開闊。我擔任宗教委員會總幹事期間,親見他真誠的與各宗教領袖交往,尤以和天主教單國璽樞機主教幾十年的情誼,更是令人動容。也因為大師的氣度,大師擔任宗教委員會主任委員期間,每年年初舉辦「宗教界為國祈福音樂會」,各宗教齊聚一堂,邀請總統出席,一齊為國家人民祈福。各宗教一團和氣,連後來受邀參加的各國駐華使節都大為佩服,直說,這是台灣繼創造經濟奇蹟之後,又創造了宗教奇蹟。

●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錢文忠

眾所周知,位於我故鄉無錫宜興的大覺寺是佛光祖庭。不過,也許有人不知道,大覺寺的原址卻不在今天這個地方。大陸經歷了令人扼腕的歷史文化進程,狂風暴雨之下,原來的大覺寺早就片瓦無存了,只剩下兩塊殘破的石碑,供人唏噓憑弔。而當年的小村落在幾十年之後,已經成了人煙稠密的大村莊。寺址早就成了農民的住家或耕地。

當時,宜興有關方面恭請星雲大師復建祖庭,為了表示誠意,最早的方案是請大師就在原址重建,政府方面積極配合,進行拆遷。這當然是「恢復祖庭」的題中應有之義。但是,在大陸生活過的人,是很了解「拆遷」意云為何的。星雲大師慈悲,替當地民眾考量,主動放棄了原地重建的便捷方案,選擇了今天的寺址。

其時,那還是一片荒山野嶺。星雲大師將「恢復祖庭」轉變成了「開山創業」,今天那裡周圍都已經是兼具了現代功能建築和傳統田野風光的寶地了。除了將上面提到的兩塊殘碑移請到新寺供奉紀念,此外,對大覺寺原址的民眾毫無所及。

這是民眾沒有想到的。不僅如此,星雲大師還對原址民眾進行慰問捐助,這就更讓大家感受到佛光普照的歡喜了。重建後的大覺寺不收門票費,各類文化活動精采紛呈,信眾遊客自由出入,或禮佛,或參觀。這在大陸的大寺中,應屬首例,影響之深遠,實難估量。

祖庭重光乃是上引星雲大師「最需要的是忍耐與勇氣」的證明,更生動揭示了所有「祖庭」本都得自「開山創業」的精義,這豈不正是佛光精神之所在麼?所以,今天的大覺寺不僅是方圓幾十里、幾百里民族的信仰中心、文化生活中心,而且更是收拾人心的教育中心,這就如水到渠成般的自然了。

慈悲實踐 福澤利眾惠民

●新加坡總理、人民行動黨祕書長—李顯龍

佛光山善男信女滿天下,連新加坡也受惠!

●總統府國策顧問—李福登

佛陀紀念館成為整個地區的新地標,這都是星雲大師指導,以及台灣所有精英集體創造出來的。由於大師的慈悲與大眾的發心護持,完成佛館的宏偉建築,吸引全世界各地回台朝聖。

●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

佛光山是重要信仰中心,平日除了宣揚佛法教義,更是重視社會公益的佛教團體,對台北市、國家助益甚多,星雲大師常說:「惜福結緣利人天,人在公門好修行。」對於公部門而言,是啟迪心靈最佳祕訣。

●前副總統—吳敦義

二○一三年佛光山舉行第四次珍寶入地宮法會,我們夫婦和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等人來參與盛會,並手捧金觀音神像入轎,再由信徒抬進地宮。佛陀紀念館兼具人文、景觀、藝術、佛法,是豐富的觀光聖地,星雲大師弘揚佛法的決心,對社會有很大的貢獻。

●台南市市長—賴清德

二○一二年,佛光山「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三十四部雲水書車、八部護智車,西岸線巡境第三站來到台南,南台別院住持妙勤法師在台南市市政府南島路廣場舉行授旗啟動典禮。

我代表一百八十八萬台南市民感謝佛光山捐贈雲水書車,養成閱讀習慣對社會和諧有極大幫助,感謝佛光山義舉,更希望日後台南市不僅為文化首都,更能成為書香城市。

●文化部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主任—李麗芳

宗教團體向來是「受捐贈」單位,星雲大師卻秉持「來自十方,回向十方」的氣度與智慧,值得同為受贈單位的博物館效法,強化布施文化善知識的能量。佛館兼具博物館和宗教場域雙重角色。

●清史專家—閻崇年

參訪佛光山叢林學院前時,看著鐫刻著大師首創、題書的院訓「悲、智、願、行」,言簡意賅,字字珠璣。這是大師禪理與禪行的真實概括。我拜讀大師的著述,了解大師的行跡,認為大師是一位大慈悲、大智慧、大心願和大踐行的大和尚。

人間佛教 同體共生社會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田青

一九九九年我到佛光大學擔任一年客座教授,並在跨年夜上到佛光山叩鐘進入二○○○年,我覺得意義非凡。

星雲大師『給』的哲學,更是讓我心裡由衷的歎服,也因此只要大師交辦,一定無不盡力達成。舉凡兩岸佛教音樂、文化藝術乃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交流,皆竭盡所能的協助。

●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鎌田茂雄

二十一世紀中國佛教的實踐理念,就是人間佛教。而二十一世紀的佛教,是以尊重大自然的同體共生和建設安和樂利社會為主,如:尊重環境生態的循環才是現代同體共生的社會。

●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

大學教育是培養人才、提升學術水準、增加國家競爭力的有效投資,是需要大量資金挹注、資源投入的志業,但以每月百元的捐獻,竟然能在世界各地創辦了五所大學,這是絕無僅有的案例,也是教育界的奇蹟。

●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

星雲大師創建了佛光山的大系統,是現世宗教界的領袖,著作幾百本、書寫了上千萬的文字,榮獲多國十三所知名大學榮譽博士學位,創辦了美國西來大學、澳洲南天大學、台灣的佛光大學及南華大學,培育了數百位博碩士法師,影響層面擴及五大洲,其思想、理念,對於社會的影響非一般人能比擬。

站在教育工作者的立場上,如何引導學生努力向上,讓他們能了解一位偉大成就者的奮鬥歷程,並師法其精神,相當重要。

星雲大師出身平凡,然而他的用心、努力,成就了輝煌的一生,可說是「以平凡之身、用不平凡之心、造就不平凡之業」。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

佛光山是台灣的奇蹟,它以寺廟為本,興學、教化人心,做的不比政府少,難怪大師說:佛光山是人間的,要致力推動人間佛教;佛光山是團隊的,要結合僧信二眾共同發揚;佛光山是開放的,非一家一派的,只要心懷全佛教且是賢能者,不分你我地域,共同發揚佛光精神;佛光山是傳承的,住持任滿後再由賢能者接任,人雖有南北,佛性無南北。最後這句「選賢與能」其實就是《禮運大同篇》的理想,沒想到三千年前的治國理想在佛光山中實現了。 (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