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聯合國】沙漠玫瑰

文與圖/趙華 |2016.07.03
3976觀看次
字級
【植物聯合國】沙漠玫瑰 圖/趙華
【植物聯合國】沙漠玫瑰 圖/趙華
裡面有種子 圖/趙華

文與圖/趙華

沙漠玫瑰,這裡指的不是史汀的歌,也不是沙漠裡的某種漂亮石頭,而是這種矮又肥又短的植物。不開花的時候,挺不起眼的,當它盛開,你就會發現它的顏色和玫瑰一樣紅豔,也一樣茂盛壯觀,簡直是沙漠植物中最美的。

它的英文名字就叫做Desert rose,來自東非、南非和阿拉伯的乾旱及近沙漠地帶,為了適應乾燥、炎熱的惡劣環境,它的莖內部演化成海綿狀構造,用來儲存水分,是一種非常耐旱的植物。它生長緩慢,木質化的莖會漸漸變粗、扭曲成各種奇怪的造型,很適合做盆景的材料。

經過園藝改良,沙漠玫瑰的花色豐富,有紅、粉紅、深紅、白色或雙色品種,有很多變化,在東南亞非常受歡迎,被稱為「富貴花」,我的馬來西亞朋友說:當地人認為,富貴花開得越茂盛就吉祥。這和我們把馬拉巴栗叫成「發財樹」,還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它屬於夾竹桃科,和其他家族成員一樣具有乳白色的汁液。全株有毒而乳汁毒性最強,這是它的求生妙計之一,可以避免自己被動物吃掉。可是,就算不吃它,動物還是難逃毒手,非洲某些部落的人會用沙漠玫瑰的汁液來毒魚,或是當成狩獵時的箭毒使用,它可以說是花中的蛇蠍美人呢!

這樣的美人,我們家也有一盆,雖然不是唐敖,爸爸在小小的院子裡種了不少海內外名花。這盆沙漠玫瑰是姑爹送給爸爸的,至今少說有四十多年的歷史,儘管它住在盆子裡,生長受到限制,每年盛夏時節,它總是綻放出最絢爛的花朵,不畏酷暑的高溫,開的花比太陽紅,滿滿的,幾乎掩蓋了它的葉子。展現一季的美麗後,又回歸平靜,恢復成原本不起眼的樣子,除了肥肥的莖幹,它和其他植物比起來也沒什麼特別的。我們把它晾在一旁,反正只要讓它晒晒太陽,它就能活得好好的。

可是某年,它趁我們不注意,偷偷長出了奇怪的東西,爸爸照顧它二十年,從來沒見過這——長長、彎彎,紫紅中又帶點青綠,像牛角,又像是豆莢的東西。我們查了才知道,那是它的果實。之所以這麼多年來從來沒見過它結果,是因為沙漠玫瑰不會自花授粉,只靠昆蟲當媒人,從遙遠的某處為它帶來另一朵花的花粉,如果沒有人工幫忙,它結果的機率自然就不高囉。

盼著盼著,這果實終於成熟了,裂開之後,往裡頭一瞧——原來裡面整齊排列著種子,這些種子兩端有毛,從擁擠的果莢中出來後,柔細的白毛展開,風一吹就骨碌碌滾動,非常有趣。看樣子,它也跟蒲公英一樣靠風力傳播種子呢。

爸爸取下幾枚種子,種進土裡,幾天後有了動靜,扎穩根的種子開始向上伸展,褐色的種皮還留在上頭,就像是一頂頂尖尖的小笠帽,慢慢地,它們長出兩片圓圓的小葉子,漸漸抽高,脫去笠帽,青綠中帶著紅色的莖變得飽滿,當長出第五六片葉子的時候,看起來就像是原本那棵沙漠玫瑰的迷你版了。

如果沒有這盆沙漠玫瑰,我們恐怕見不到如此有趣的植物生活史呢!

遠從非洲來的植物在台灣欣欣向榮,見證家庭四十年間的改變,它換了主人,從南部搬到北部,爸爸從春風少年郎,成家立業,變成了白髮蒼蒼的阿伯。經過人事更迭,它兀自花開花落,太陽再毒、雨再大,都一樣開出美麗的花朵。我們也見證了它的生命,一起成長、一同老去,雖然它不會說話,但是有這樣的朋友相伴,人生又多了片不同的風景,以後,我們還會繼續和它跟它的新生命,一起生活下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