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力量】 當小偷遇到君子

文/宋桂奇 |2016.06.21
1393觀看次
字級

文/宋桂奇

第一個將小偷稱為「梁上君子」的,是東漢名士陳寔。據《後漢書》記載,陳寔退休回到家鄉潁川(今河南許昌)後,某年大荒,有個衣食無著的鄉民於夜間潛入陳家,躲在房梁之上,以伺機偷竊。

陳寔發現後,將子孫們聚攏過來,正色訓誡他們說:「人不能不自我勉勵。做壞事的人不一定本性就壞,只是平時不注重品行修養,慢慢養成了壞習慣。房梁上的這位先生(梁上君子)就是這樣的人!」聞此,小偷大驚,趕忙跳下來磕頭認罪。

打量一番後,陳寔對他說:「看你的長相,也不像個壞人,想必是家裡太窮了吧?」於是,送他兩匹絹布,勉勵其棄惡從善。這個故事傳開後,人們都為陳寔的義行善舉所感動,從此,當地再也沒有發生過盜竊之事。

無獨有偶,《後漢書》還記載了一個陳寔弟子與小偷的故事。因仰慕陳寔的學識和為人,平原(今山東平原)人王烈便千里拜師,學成後亦效其師,以德行感化鄉里,深受鄉人敬重。

一次,有人偷牛,被主人捉到後,偷牛者跪地請求道:「懇請您把我送到官府,我願意接受法律制裁,只求您不要把這事告訴我們鄉的王彥方(王烈的字)。」聽到這個消息,王烈立刻派人向失主謝罪,並給小偷送布一匹。

對此,大家都覺得奇怪,王烈解釋說:「這小偷怕我知道他的過錯,可見他有羞恥之心;有羞恥之心的人,必能棄惡向善。我這麼做,就是要激勵他改過自新。」

王烈確實有先見之明,其後,有老人丟失一把寶劍,撿到寶劍的那人,便一直在路旁等候,直到黃昏時分,才等到前來尋劍的老人;待感激不盡的老人問其姓名,才知道他竟是以前的那位偷牛者。

這兩位小偷堪稱幸運,因為他們遇到的都是以德化人的正人君子,在君子德行的感召下,小偷便也變成了「君子」。由此,自可見道德的巨大力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