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網焦點】 你未必知道的海瑞

文/嚴陽 |2016.06.21
1905觀看次
字級

文/嚴陽

海瑞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裡十分少見的清官,堪稱官場中的道德楷模。但,其他人對海瑞也還是有別的評價,僅僅是因為前一種聲音太過洪亮,所以,不太為人所知罷了。

同為明人的沈德符於《萬曆野獲·卷十一》裡,有這樣的一段文字:「海剛峰(即海瑞)起南總憲,到任後忽設二大紅板凳,云欲笞御史不法者,一時震駭,以為未有怪事,然終設而不用,其意亦欲姑示威棱以厲台綱爾。又上疏請懲貪官,復國初剝皮囊草之制,時情尤恨之。」

這段文字所介紹的內容,與流傳的故事並無多大不同:對於不法者,尤其是貪官汙吏,哪怕是身居高位的御史之流,絕不手軟,希望以大刑乃至酷刑震懾之,以遏制各類腐敗現象,是歷代清官乃至皇帝懲治貪腐的基本思路。比如說「剝皮囊草」,即將貪官活活剝皮,人皮之下塞滿稻草,將其豎於衙門之前以求「殺一儆百」,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發明。

然而,明代文學家也是史學家王世貞對海瑞的評價,不少人就未必聽說過了:「不怕死、不愛錢、不結黨,是其所長;不虛心、不曉事、不讀書,是其所短」。

海瑞為進〈治安疏〉,甚至為自己準備好了棺材,還怕死嗎?海瑞臨終前,兵部送來的柴金多算了七錢銀子,他也要算清了退回去,他愛錢嗎?而不結黨,或許是他最大的優點,也是皇帝最愛他的原因之一——這樣的人自然不會有非分之想、非分之念,用他十分安全,也十分放心。

但他的短處,假如不是王世貞一針見血地指出,很多人就未必能夠看到了。因為人們在評價海瑞的時候,往往會犯「先入為主」錯誤,也就是容易為感情所遮蔽,為印象和傳說所左右,而看不到另一面。與此同時,這樣情況在類似其他各類歷史人物的評價上也存在。

那麼,王世貞所指出的海瑞的種種毛病是不是事實?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因為他們是同時代人,彼此的了解應該是比較深刻的;同時,作為史學家的王世貞,也應該知道評價歷史人物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比如說「不虛心」,海瑞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就已經獲得了巨大的名聲和影響,所以,即使是他上疏指出嘉靖皇帝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毛病的時候,嘉靖皇帝就是不痛快,把他下之大獄,恐怕也僅僅是為了一泄一時之憤,並不會真要了他的小命;而後來的皇帝也明明知道他喜歡直諫乃至死諫,而讓自己下不了台階,也都還是用他甚至是重用他。這等待遇,都會讓海瑞的自尊心與自信心極度膨脹,變得不虛心。

而說到他「不曉事」,我們不知道王世貞所指為何?是不知道與同僚處理好關係,還是不知道帝王之人的心思,還是不懂封建王朝的更替是有其自身規律的,任何人無法改變的?而毫無疑問的一點是,他「不曉事」的缺點和不足,又是跟另一個缺點和不足存在一定的因果關係的,那就是「不讀書」。

「不讀書」是非常嚴厲的批評。因為作為政府官員假如成天忙忙碌碌,被瑣碎的各種事物所累,而不能及時充電,長此以往,可能浮躁與膚淺,失去自己的思想。比如說海瑞僅僅是在舊有的體制內反腐,靠個人的力量反腐,能夠有多大的成效?更為有效的辦法是什麼?應該是從體制上和機制上為社稷、為黎民尋找一條長治久安的道路!當然,這樣的要求對於長期受到封建文化和思想浸淫的封建官員來說,有些苛刻。

而一個讓人十分感歎的殘酷的事實是,在他辭世不過三十一年之後,號稱大明的這個王朝也滅亡了;也可以說,海瑞昔日所勞心、勞力的一切都白費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