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 台灣文學故事 告別,不告別

文/楊傑銘 |2016.06.20
2068觀看次
字級

文/楊傑銘

——《台灣通史》出版於一九二○年,連橫以文學性的筆觸縫合,創造真實與虛構交錯的台灣史。

「然及今為之,尚非甚難,若再經十年二十年而後修之,則真有難為者。是台灣三百年來之史,將無以昭示後人,又豈非今日我輩之罪乎?」——《台灣通史.序》

海的那邊是什麼?故鄉的影子,在時間的咬嚙下,剩下一葉的鄉愁。

連橫是台灣文壇的傳奇,在功過參半的青山青史裡,於爭議中活著、又在爭議中死去。新舊交替的時代,國族變遷的十字路口,連橫及其著作糾葛於中、日、台三地,在三稜鏡的折射下書寫出不同的歷史風光。

連橫於一八七八年出生於台南府城,儒學的家學培育出其入世性格。在一九○六年到一九○八年之間,連橫先後參加了南社與櫟社,並於《台南新報》、《台灣新聞》工作,擁有傳統文化的基底與接觸新思潮的職業,在當時代是頗受矚目的新生代傳統文人。

父親連永昌在連橫十三歲時,贈予他余文儀所修訂的《台灣府志》,並希望連橫熟讀台灣史。他對連橫說:「汝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這成為連橫撰寫《台灣通史》的緣起,通過模仿司馬遷傳記體的體例,譜出台灣史的序曲。

歷史從不歌唱,因為她只剩下悲傷。《台灣通史》出版於一九二○年,由台灣通史社出版發行。因為連橫在文化界的位置,以及新聞媒體的職務,令《台灣通史》能邀請台灣總督明石元二郎與讓山健題字,並請到總務長下村宏、台南新報主筆西崎巒洲、台灣日日新報主筆尾崎白水等在台日人為此書寫序。

整本《台灣通史》裡,共分成:以王朝斷代的「紀」、以制度作為分析的「志」、以人物作為討論的「列傳」三部分,透過三個軸向的分疏,細緻化、系譜化的整理了台灣史的多維角度。

真相總愛玩捉迷藏,在時間的縫隙中,悄悄地探頭,觀看追尋者的徬徨。《台灣通史》的年代從秦朝徐福海上求長生不老之藥談起,一直談到台灣民主國的創建與衰亡,穿插正史與野史的資料文獻,以文學性的筆觸縫合,創造真實與虛構交錯的台灣史。《台灣通史》問世後,雖然不符合史書撰寫的體例,以及史學家應有的書寫方式,內容上也有許多錯誤,但是在當時來說,連橫以一己之力能完成如此高度,實屬不易。

事實上,當時候的日本殖民政府正好以現代化、科學化的分析、統計台灣相關資訊、文獻,蒐集關於台灣一切的細節,做為殖民統治的重要內容。被發明的台灣,在歷史的告別之處,不曾告別。這種作法如同西方帝國霸權對東方的統治,藉由建構東方世界的資料庫,用以發展或作為西方帝國殖民統治的資料庫。

一個王朝的結束,是另一個帝國的新生。

連橫《台灣通史》的撰寫,在日人眼中,正好符合日本對台殖民統治的方針。不僅協助日本殖民政府有系統的建構台灣史,將台灣歷史、地理、蔬果、典章制度百科全書化,也讓《台灣通史》成為日本統治的重要參考,同時間,《台灣通史》的出現也宣告著中國對台統治的完結。徹底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