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台灣文學故事 1910 追求文學之美的浪漫教主

文/何敬堯 |2016.04.04
2750觀看次
字級

日治時期,在台日人作家西川滿的文學表現,風格縹緲神祕,是當時文壇獨領鰲頭的文學家。在他的浪漫筆墨下,台灣風土猶如一場可望不可及的朦朧夢境。

西川滿出生日本的福島縣會津若松市,一九一○年他剛滿兩歲時,便跟隨著父親西川純,踏上了台灣島的土地。這一年,西川滿親眼目睹福爾摩沙的壯麗島景,從此與台灣結下一輩子深厚緣分。

在台灣度過童年時光,讓西川滿視台灣為第二故鄉,就算返回日本求學念書,仍對台灣念茲在茲。所以他畢業後,也決心要返回這座南方華麗島,在島上開創自我的文學之道。

而他的文學觀,受到西方象徵主義、韓波詩學的影響,讓他萌生對於浪漫美學的熱切追求,「抽象之美」、「超越現實之美」成為西川滿的文學終極目標。

西川滿在《台灣時報》發表文章〈寫實的問題〉,嘗試解釋文學與藝術的神祕世界:「大眾怎麼想都無所謂,文學和美術,歸根究底是藝術——art,為免引起大眾誤解,別扭曲了藝術。而扭曲,的確是事實。因為藝術的世界,起源於超越現實。」

秉持著唯美浪漫的藝術觀,當他在一九三九年設立「台灣詩人協會」,並改組為「台灣文藝家協會」,發行機關誌《文藝台灣》之後,也創作不歇,文字風格華麗耽美,擅長以炫麗幻想的情趣來描繪台灣風土民俗。

西川滿發表在一九四○年《台灣文藝》的〈赤崁記〉,便極具個人獨特美學品味。在這篇小說中,西川滿呈現出台灣民俗的「再書寫」,追尋浪漫主義者的論調。

小說劇情描述,主角受邀至台南演講,在參觀赤崁樓的行程中,意外認識陳姓青年,並在其人贈送的陳迂谷詩作《偷閑集》中,對於台灣曩昔歲月浮想聯翩。同時,故事主角也陷入鄭成功家族歷史故事的幻想之中。

字裡行間,西川滿運用時空的交錯,交織出一段如夢似幻的歷史舞台,讓主角帶領讀者,穿梭古老台灣風景,綜觀鄭氏家族興衰,品味著鄭克臧與文正女淒美的悲劇。

在虛實交換之間,陳姓青年的存在、陌生女子的曇花一現,猶如神祕莫測的「幽靈們」,引領著我們眺望台灣過往歷史。

除此之外,西川滿對於裝幀藝術也情有獨鍾。他在台灣親手裝訂、出版的限量版著作有二十多種,一生裝幀書籍,則有三百冊之多。在他的創作生涯中,裝幀藝術與小說寫作,是同等重要。

西川滿詩集、小說集、隨筆集,多以台灣風土民情為主,每一本書也會強調特別裝幀限定本來發行,經由畫家立石鐵臣負責封面圖繪與內頁插畫。

在西川滿的限定本中,「圖文並置」是一貫的設計概念。例如,他的小說〈劉夫人的祕密〉中所配合的插圖,立石鐵臣厚重而樸拙的版畫,提供了閱讀文本另一層的視覺享受。不論是淡水城樓景觀的描摹,或是台灣女子的全身肖像,都具有提示文本的作用。藉由文字與插畫的閱讀順序,讀者也能遙想作者所創造出的神奇時空。

因此,只要是西川滿出版的每一本雜誌、書籍,都是充滿藝術美感的限定精裝書,讀者能深深感受到書本的活字版、裝釘都別具匠心。

時至今日,經由西川滿裝幀之書,也成為許多收藏家奉為珍品的藝術瑰寶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