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周記 快樂角

文/劉思坊 |2016.03.15
1409觀看次
字級

文/劉思坊

倒垃圾的時候,路過住在轉角的韓國家庭。窗口傳來小提琴艱苦爬著音階的聲音。拍子鬆垮就算了,連音階也傾頹成無法辨識的殘音。

有次天氣熱,該戶公寓大門洞開,兩個還在吃奶的小娃兒擠在門前。母親一手提著髮束露出雪白色的頸,一手舉著玻璃杯大口喝水。又有一次,遇見了正要進門的父親。門還沒開,裡面的娃兒便喊著「阿爸回來了」「是呦我回來了!」他充滿元氣地回應著。

他們說的可是韓文啊,我哪聽得懂。不過卻可由此猜測其家庭組成:韓國人,育有兩幼子。再推敲便可知,那破破碎碎的提琴練習,大概是出自大人之手。

我總有點羨慕不畏將自身之殘破表露出來之人。這樣的人活得真是快樂。

就像我剛學開車時,在路上以龜速前進,後方車鳴因而不絕於耳。當時陪我練車的人,對著不為所動的我說:「妳這種人開車真的很快樂。」

那種沉浸在自己的節奏裡,將世界對你的意見完全隔絕於外的境界,只有兩種人可以達成。一是具備有防彈厚度的臉皮,二是天然的呆滯天兵,對外界完全無意識。開車的我屬於後者。

但關於製造聲音,我總是極盡所能地卑微。從前與人合住一間公寓,有時想要練習樂器—某種吵鬧程度僅次於嗩吶的傳統樂器——都像是準備燒炭一樣。窗戶密閉,門縫塞布,深怕鄰居抗議,久了便不想練習了。直到換了個新室友,常見她在房裡大片地刷著吉他,再以海豚音高高低低地迴旋搭唱,才意識到:「這又是一個可以活得很快樂的人。」

我曾在夏季裡某個悶熱的下午,因不想開伙,散步到附近的餐廳覓食。回程時在一間土灰色公寓的轉角,忽然聽見流暢曼妙的蕭邦演奏。本以為只是唱片播放,但不久便聽見琴音自然的斷切,與往返回復的跳彈。那是一個沒有閒錢買任何一場演奏會門票的暑假,於是我站在那個街角,汗水淋漓,像撿到什麼寶貝菜尾一樣,誤以為這一生將活得很快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