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處演講 喚醒冒險精神

郭士榛 |2016.03.13
993觀看次
字級

文/記者郭士榛

一九八六年黃效文創立「中國探險學會」,每年都在為古蹟保存、民族研究、動物保育、和深山探索方面花上大量精力。尤其他以保護珍貴動物為己任,金絲猴、藏羚羊、野犛牛、藏獒及黑頸鶴等,都是黃效文以照片、影片紀錄傳播出去,善用媒體力量,掀起國際間對這些珍貴物保育問題的重視。

黃效文指出,「保育」的最終目的,絕不是把保護物件隔離、封閉,而是為了未來能合理地、永續地利用。面對和時間賽跑的、千頭萬緒的自然保育及文化保存工作,黃效文的格言是「一切認真幹,但還要加點層次,加點歡樂,加點創新」。

失敗案例打擊信心

雖然成功的探險、保育經驗,讓他揚名國際,黃效文表示,也有許多失敗案例,打擊人們的信心。他說,近期一場災情慘重天火降臨在有「香格里拉」美稱的中甸古城,他回想一九八一年第一次到中甸時,那裡是一個安靜古城,如今卻已成為商業氣息濃厚的購物、餐飲、住宿消費中心,一切只為吸引觀光客,一場天火或許是天意。

更不幸的是,當地政府打算清除二十棟歷史建築,以便讓投資業主進駐,「中國探險學會」在此設置的「探險博物館」,也是其中之一,多年努力都功虧一簣。

在昆明,探險學會承租一棟明朝後期宮院做為辦公室,後也因有企業主捐錢給學校,使用的房舍立即被收回。在當地,他們也成立「黑頸鶴博物館」,原是為培養村民經營方法,也辦展覽吸引客人來看鶴,突然間村民懷疑村長的操守,決定收回房子不辦展。談至此,黃效文頗感無奈,幸好他的個性一向往前看,不受影響。

好奇心和工作結合

四十年來,黃效文都從事探險、保育工作,他數十年如一日熱情不減,黃效文說:「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開始探險、攝影,對這些工作自然發生情感,這份熱心不易熄滅,主要也是我運氣好,可以將對事物的好奇心和工作結合。」黃效文認為每個人都有探險潛能,只是尚未開發出來。

「中國探險學會」目前約有三十多位工作人員,「我們現有長期案子,期望能吸引年輕人對探險、研究、保育工作產生興趣。」黃效文也不諱言,當時會成立「中國探險學會」因為想進中國地區探險、研究,後來中國的變化大,年輕人也都出國留學,讓他覺得成立宗旨已不合時宜,五年前興起收掉學會的念頭。

後來學會工作跨出中國,讓他感覺保育工作仍可推動,保留了「中國探險學會」,主要想以各種形式工作,吸引年輕人加入。目前在雲南中甸、緬甸北部、海南、菲律賓南部、台灣陽明山,都設有學會的基地,經常辦展覽推動保育工作。黃效文認為,從張騫到鄭和,中國人有著悠遠的大探險傳統,但現代華人探險家在質量上明顯落後,因此黃效文現在也四處演講,希望喚起年輕一代的冒險精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