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人手札 找回讀歷史書的樂趣

文/涂光大 |2016.01.17
1775觀看次
字級
《歷史老師沒教過的歷史》(共二冊) 作者:憶江南 出版社:龍圖騰文化

文/涂光大

您對歷史的印象是什麼?是在學校應付考試的教科書上,歷朝歷代重大人物事件難以背記的大事紀?還是書海中看起來厚重、讀起來深奧又艱澀難懂的歷史學著作?很多人都認為學歷史根本沒有用,就連中小學生都把歷史課當作一門「負擔」,大多家長也認為歷史課只是副科,特別是這個以經濟、賺錢為導向的年代,大概除了《甄嬛傳》、《瑯琊榜》等這些野史類的戲劇還能激起漣漪外,對正史感到興趣的人,大概已經很少了。

學歷史到底有沒有用?答案應該是肯定的,至少鑑古知今的警世功能,無人能否認。回顧人類演進的歷程,不分古今中外,所有歷史事件的發展,似乎總讓人有似曾相識、反覆循環的喟嘆。倘若歷史有用論是成立的,那又該如何將親近歷史的動念給找回來?

從有趣的軼聞入手

回想過去所學,歷史為什麼讓人難以親近?那是因為我們所讀的歷史只是其中一個面或一個點,所謂真實的歷史,有很多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卻是造成歷史事件的主要因素。在學校歷史課本中學到的那一點點歷史知識,自然很難讓人對歷史有全盤了解或引發興趣。既然正史不好玩,那我們何不從比較有趣的軼聞典故、野史別史來著手?

作家憶江南的《歷史老師沒教過的歷史》這本書,將許多不為人知或忽略的地方,一一挖掘出來,幫大家找回對歷史的興味,進而能夠重新認識歷史。

例如,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應該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他重用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名相賢臣,創行了科舉、均田等制度,在對外武功上,北平突厥、南定六詔、東交渤海、西結吐蕃,一統華夏,加強東瀛、天竺和大食等蕃屬國的經濟文化交流,讓長安城成為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開創出「貞觀之治」的盛世,堪稱歷朝歷代君主中的風流人物。

但許多人不知道他幹過哪些糊塗事,像是他晚年驕傲自滿,不再虛心受諫,慢慢奢侈腐化,為貪圖享受修復了隋煬帝在洛陽的豪華宮室;把已故大臣武士彠的十四歲女兒選為才人,取名叫「媚」,成了後來左右政局的武則天。最後幾年,他更迷上占卜、痴迷丹藥,後來因用藥過度五十二歲就駕崩了。

另一位作家趙揚則以貼近人性的小說筆法寫唐太宗的故事,讓讀者領會那段歷史,達到歷史教育所標榜的從善袪惡、教化人心的目的。

善讀歷史接近成功

同樣是說故事,小說家以想像為主,可以天馬行空,但歷史學家則是力求完美,完整呈現歷史事件。例如大家所熟知的三國故事,「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歷史真相」到底是什麼?這個羅貫中經典小說《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橋段,充分表現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和周瑜的胸懷狹窄,前者如何耍弄後者的過程,我們就略而不談了,最後周瑜被氣得舊疾復發,而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感嘆。但《歷史老師沒教過的歷史》一書寫道,小說畢竟只是小說,喜歡諸葛亮的大可不必為他喝采、熱愛、同情周瑜的也沒有必要為他難過,因為這段故事情節純屬虛構;真相是諸葛亮和周瑜兩人根本沒有打過照面,周瑜一如《三國演義》所說的在南郡、柴桑一帶活動,諸葛亮卻遠在偏遠的桂陽郡、零凌郡做「調其賦稅,以充軍實」的後勤補給工作。

總之,對人類來說,累積經年的記憶,堆疊傳承下去就是歷史,如果沒有歷史,人們將不會知道祖先曾做過多少豐功偉業或狗屁倒灶之事,沒了歷史就如同我們沒有了記憶。以實用性來說,歷史教我們的就是智慧,在讀歷史故事的過程中,可以得到正確的倫理道德和生活的價值觀。

更重要的是,讀歷史可以認識人性,可以知興替,讓人不重蹈前人覆轍,懂得讀歷史、善用歷史的人,就能遠離失敗、更接近成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