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登場 隔周三見報 親密關係ING 親密能力有多少?

文/吳娟瑜 |2016.01.13
2147觀看次
字級

文/吳娟瑜

當老媽媽告訴四十多歲的兒子:我已經買了安樂死契約。這個多年來放蕩不羈的兒子竟然暴跳如雷,生氣媽媽為何沒有詢問他的想法,就自行安排後事?

後來,兒子還是開車載著母親前往比利時,一路上兩人沉默不語,就算媽媽已經年邁重病,這個兒子還是跨越不了親密關係的鴻溝。直到專業護理師照料媽媽喝下藥水,在靜待藥效發作的那十分鐘,躺在床上的媽媽終於說了句:兒子,我—愛—你!

漫長的靜默之後,兒子上前擁抱媽媽,並且也說了句:媽,我—愛—妳!當媽媽在孩子的懷抱裡閉上眼睛時,我的眼淚早已潰堤,再也止不住了。

然而,電影螢幕裡的兒子仍是一動也不動,任由醫護人員把媽媽抬走、任由他就此成為孤兒。

我對於這一幕印象特別深刻,是因為那位兒子時而暴躁,時而冷漠,不知他的人生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竟然能讓他和旁人的關係,尤其是生他養他的媽媽變得如此陌生與對立?

四種親密障礙類型

相信你我都見識過如下親密障礙的人:

一、 不會親密

明明是一件值得祝賀的事,明明是一個需要被關心的人,一個有著親密障礙的人就是站得遠遠的,臉上全無表情;他不知道在這個時刻,只要表達祝福,只要釋出善意,往往可以讓人際關係更加圓融,也能讓對方感到欣慰與鼓舞。

二、 不知親密

不知親密和不會親密的差別在於──不會親密的人完全沒有弄懂什麼叫做親密關係,即使經過提醒和示範,還是沒有概念。

不知親密的人則是不知道伸個手,和對方握一下;或是請個客,大家聊聊,彼此的關係就可以熱絡起來。所以,透過後天的學習,不知親密的人可以慢慢理解箇中竅領,而成為建立親密的高手。

三、 不敢親密

不敢親密的人往往對接近別人或被別人靠近有心理上的障礙,或許可能曾經在身體的接觸過程中被取笑,或是付出過多的情感,卻得到冷酷的回報,因而沮喪洩氣,而從此封鎖了情感的流動,總是躲在自己的心靈密室,暗自療傷。

四、 不要親密

不要親密的人則是徹頭徹尾謝絕別人的親近,他用了比較殘酷或懲罰的手段,讓愛他的人得不到愛;想靠近的人找不到方向。他明明是有能力和旁人親密相處,可是他終究放棄相親相愛的互動方式,就是故意要讓對方難受。

親密障礙有跡可尋

你知道自己的親密能力有多少嗎?這當然和原生家庭的表達模式、家族遺傳體質、兄弟姐妹相處過程、個人情感經驗或文化背景差異等因素有關。

以下十個測試題目,請看看自己YES的答案有多少?

一、 經常主動關心家人的身心狀況?

二、 發現家人之間有誤會,樂於主動協調?

三、 能向家人表達個人感受和分享生活經驗,有足夠的安全感?

四、 家人有心事,知道找你談,絕不會被洩密?

五、 注重安排家人一起出遊或聚餐的機會?

六、 在團體中,樂意協助離群的同學或同事歸隊?

七、 尊重旁人有獨處的時間和空間?

八、 和旁人互動時,必要時,會自然擁抱或問候?

九、 雙方有誤會時,願意讓自己和對方有冷靜省思的時間?

十、 樂於多學習親密能力,提供親朋好友共同成長的機會?

以上十題中,若得到十個YES,代表親密能力非常強;若愈來愈少,代表自己還有成長空間。畢竟這是一個團結互助的世代,親密能力若能拿捏適度,絕對可以在家庭、學校、社區或工作環境裡,得到更上一層樓的助力,我們何不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