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大國內鬨 放任IS生根茁壯

編譯/鍾詠翔、黃智勤 |2015.12.19
1408觀看次
字級

編譯/鍾詠翔、黃智勤

在中東地區,遜尼派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人人喊打,但IS仍在敘利亞與伊拉克攻城掠地,這並非IS的軍火強大或戰略高人一等,而是土耳其、俄羅斯、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等要角在中東的首要目標是擴大勢力範圍,殲滅IS反而淪為次要目標。

雖然IS利用敘利亞與伊拉克的宗教分歧而取得相當於英國大小的土地,但IS在軍事上仍不足以威脅中東大國。儘管如此,這些國家確實對一些鄰國有戒心,在擴大影響力方面,以沙國為首的遜尼派陣營和什葉派政權伊朗已走到零和競爭的地步,現在俄國也力挺敘國政權,站在什葉派這一邊。

葉門也上演這種勢力爭奪戰,沙國領導的多國聯軍攻擊伊朗撐腰的葉門叛軍胡塞組織(Houthi),IS分支則在葉門鞏固根據地,同時襲擊兩大陣營。

美國歐巴馬政府官員說:「大家恨鄰國的程度大過恨IS。」插手中東的大國中,美國及其歐洲盟邦大概是唯一將消滅IS列為首要目標的陣營。

對抗IS? 各懷鬼胎

即便如此,歐巴馬政府仍非常在意美軍傷亡,這個顧慮大大限制了美國幫助盟友對抗IS的能力,更導致有人說,華府根本不想打敗IS,這樣中東就永遠處於動盪局面。美軍在想法與行動上的落差,助長IS所向無敵的傳說,讓IS一舉吸收上萬名恐怖分子。

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敘利亞專家塔伯說:「我們想打垮IS,但不想自己做,我們想讓別人做,由別人來折損兵力。」

俄國宣稱與美國的目標一致,都是對抗IS,但俄軍的行動顯示,俄國的首要目標是避免長期盟友、敘利亞阿塞德政權垮台。俄軍空襲的對象大多是蓋達組織敘國分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支持組織等其他叛軍,這些組織正是阿塞德政權的最大威脅。

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等則長期援助敘國叛軍,對他們來說,剷除阿塞德政權殘餘勢力遠比殲滅IS重要。土國更重要的動機是庫德族民族運動已危及領土完整。今年土國叛亂組織庫德工人黨(PKK)敘國分支庫德民主聯盟黨(PYD)從IS手中攻下跟土國接壤的敘國邊境,使安卡拉當局心生警惕、並加入以美國為首的盟軍,此後土國的主要空襲目標卻轉向國內外PKK陣地。

對伊朗來說,IS崛起也不全是壞事。在大馬士革與巴格達,IS擴大勢力範圍讓伊朗變成要角。去年伊拉克軍隊潰敗後,伊拉克實權落入伊朗指揮的什葉派民兵之首。

伊拉克國會遜尼派領袖馬薩里說,一旦伊拉克軍隊兵強馬壯,就不再需要伊朗及其民兵,這不是伊朗想在伊拉克看到的局面;伊朗利用IS擴大在伊拉克的影響力,成為IS崛起下最大受益者。

媒體軍團 IS的化粧師

目前在摩洛哥監獄服刑的哈亞曾是伊斯蘭國(IS)數十名攝影師之一,他的工作內容猶如拍攝一場中世紀實境秀,負責跟拍IS勢力範圍的日常生活,錄製精心安排好的場景,包括作戰與公開斬首的畫面。

攝影機、電腦等影音設備定期從土耳其運來,再分配到一個由外國人主導的媒體部門。據傳該部門中至少有一名美國人,製作影片的技能來自過去任職媒體與科技公司的經驗。

另一名叛逃者指出,IS擁有媒體大軍,這些人領的薪水較軍人高、配備的車也更好,「他們有能力鼓舞內部成員作戰,並對外招募更多新成員」。這股勢力逐漸延伸到IS勢力範圍之外,10月的巴黎恐攻正是由IS的海外追隨者所發起,這些人分散在多個國家,跟該組織的聯繫僅存在於網路。

從IS釋出的大量影音與宣言來看,他們的目的不僅是要引起國際社會恐慌,還想要滲透全球觀眾。對內,這些影片的作用則在建立自身的合法性。

IS的宣傳機器看似有矛盾之處,內部高度管制影音與訊息的製作,卻又仰賴網路與社群媒體進行散播。它釋出的訊息也互相牴觸,既要將自身美化為和平、牧歌式的政權,多數時候卻又充斥著暴力。

IS傳遞的雙重訊息意在影響不同的觀眾。斬首等血腥場面的用意在威嚇西方敵人、吸引被剝奪公民權的穆斯林男性加入宗教分子的行列。另一系列影片則將IS描摹為適宜人居、充滿愛心的國度,例如微笑著巡邏的宗教警察與在河畔捕魚的居民。

IS的媒體軍團相當仰賴蓋達組織的媒體老手、懂得使用社群媒體的年輕招募者,以及類似極權主義的官僚規範。據叛逃者與現任成員所稱,他們帶進敘利亞的攝影器材一抵達馬上被扣押,以防任何未經授權、有損形象的影像流傳上網。只有特定成員才能操作攝影機,且須遵循嚴格規範,並在拍攝完成後將所有配備上繳。

一名負責監控IS媒體活動的美國情報官員指出:「IS就像企業一樣注重形象,他們費盡心思塑造自己的『品牌』,就像『我是可口可樂』或『我是Nike』一般。」

IS已以逾50種語言製作數百部影片、錄製每日廣播、每月平均在推特上被提及200萬次。儘管推特與臉書努力關閉與IS有關的帳戶,並禁止相關訊息流通,但用戶總是能以各種方式突破封鎖;先前便有不少成員改用Telegram(一個由俄國工程師開發的聊天App),不過巴黎恐怖攻擊後,Telegram開始清除IS相關帳號。

一名摩洛哥情報局資深官員指出:「如今我們得對抗宣傳戰,因為宣傳在招募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蓋達組織過去向來在清真寺等地點直接招攬成員,但如今恐怖分子透過網路招募90%的成員」。

本版與經濟日報〈酷全球〉周刊同步刊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