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林菩提路 從文學切入 張弘深入佛教源頭

陳瑋全 |2015.12.09
1647觀看次
字級
張弘(普慧)教授 圖/記者陳瑋全

文與圖/記者陳瑋全專題報導

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張弘(普慧)教授深愛文學,在眾多古人詩詞中,深刻了解,如不了解佛教文化,對中國文學就只能霧裡看花,也開啟他佛學研究契機,他認為,現今盛行於台灣的人間佛教,是以佛教的智慧來提升大眾,而台灣佛教的最大特點就是辦教育。

張弘求學生涯,小學二年級到高中期間,正是動盪不安的文革,只能下鄉到農村勞動。高中畢業時,插隊到陝西與內蒙古交界地帶的一個窮困鄉間,每天得勞動十至十二個小時,但是他求知欲很強,勞動之餘仍然努力準備升學,經過數次失敗後,終於錄取師範專科學校。張弘入學後拚命學習、刻苦自勵,並一路攻讀碩士、博士。

經歷動盪破壞文革年代,如何理解宗教是那個時代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張弘的學習路途,是從文學角度進入。

他最初讀中文系,喜歡古代文學批評,從中發現許多批評家不是信佛、就是出家僧人,例如劉勰的《文心雕龍》,是在寺院寫成,他還協助僧祐整理《出三藏記集》、《弘明集》等。入仕後,最終還是選擇出家;唐代釋皎然,是劉宋時期謝靈運的十世孫,他的詩歌批評著作《詩式》很有影響;北宋釋慧洪的《冷齋夜話》,亦是重要的文學批評著作。還有詩僧如支遁、寒山、拾得、貫休、齊己等。文學與佛教的關係深厚,許多文人崇信佛教,在文學作品中,浸透了濃重的佛教思想。

佛教文學

深具時代價值

民間詩歌與戲曲小說中也常用佛教因果輪迴觀念來結構作品,如《說岳全傳》、《醒世姻緣傳》、《紅樓夢》等。文學的語言,詞語更是深受佛教影響,例如「書寫」一詞,即是從佛經來。詩詞的聲韻、反切也都與佛教經論有關。這一切,讓張弘深深感受到佛教文化對中國文學的滲潤和深刻影響,並體會到如果不能了解佛教文化,對中國文學的認知就只能霧裡看花。

近代以來,中國的文學觀念是以西方的分類方式,例如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來界定。張弘認為這樣的觀念太狹隘,應當回歸中國古代文人的文學觀念,以其時的觀念來看待文學。譬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論」、唐代的僧人行記和僧傳,都應當是文學作品,都有其時代意義和文學價值。

張弘表示,當時環境直至《中國佛教史》、《中華大藏經》等陸續出版,讓有志於研究佛教典籍的學者有了經典依託,研究條件才逐漸具備、成熟。碩士論文《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的範疇與佛教的關係》,博士論文則以《南朝佛教與文學》為題,博士後開始研究絲路、印度,找尋佛教的源頭。期間他自學梵文、中古波斯語,研究安世高所翻譯的經典,研究印度、波斯時,學習《吠陀》和《阿維斯陀經》,研究唐代佛教時又兼學突厥語、粟特語等。

漢譯佛典

研究領域廣闊

此後,張弘轉向研究中國宗教思想史,從先秦開始,花了四年的時間研究中國本土宗教。現在,他主持教育部的重大攻關課題《中國佛教文學通史》的編纂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課題的《漢譯佛典文學研究》等,邀集數十人,海納中、日、韓、美等國以及台灣學者一同努力。

他感慨,現在年輕人一般不願涉足這個領域,畢竟文學與宗教的跨學科學習不易,只能積極引導學生進入這個領域。但是,真正進入佛教文學、漢譯佛典的研究,就會發現這是一片廣闊的天地,有許多課題值得研究。

對於現今盛行於台灣的人間佛教,就是以佛教的智慧來提升大眾。台灣佛教的最大特點就是辦教育,不僅提升大眾的智慧與文化水準,同時也為佛教發展奠定了深厚、廣大的基礎,未來發展必然可期。(下)



張弘(普慧)教授

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攻關招標課題「中國佛教文學通史」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課題「漢譯佛典文學研究」的首席專家。

文藝學碩士、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和中國古典文獻學和中國宗教思想史的博士後證書。

主要研究漢語佛教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漢唐宗教思想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曾受邀美、日、韓、台、港等知名大學講學、座談、訪問、參會,是中國大陸在國際漢學界比較活躍的學者之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