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升溫4℃ 各國霧都變水鄉

戴定國 |2015.11.15
1040觀看次
字級

文/戴定國

圖/美聯社、法新社、路透

水漾森林是台灣一處美景。它是阿里山區一座堰塞湖,九二一大地震後,因河道受阻而形成,長約一公里、寬約兩百公尺。杉林因長期泡水,頹圮枯死,群體的死亡姿態在水中倒映出凋亡之美,因此有了「水漾森林」如夢似幻的名字。

發揮一下想像力,都市「水泥森林」長期泡水,會是怎樣情景?這不科幻。也許不久的將來,「水都」威尼斯會有很多「姐妹市」,它們可能是地層下陷造成,但更多的是因為海平面上升。

水都人口六億 近全球1%

美國氣候中心最新報告,氣溫若上升攝氏兩度,海平面升高,將使二點八億人住在「水都」,若升溫四度,「水都」人口將超過六億,逼近全球十分之一。

水漾森林午後迷霧蒸騰,白茫茫,靜謐而美。「水泥森林」可能更有凋亡之美。月底召開的巴黎氣候高峰會,將把升溫控制在攝氏兩度內,這個理想數據意味,當你到外國旅遊,無論是去倫敦、巴黎、紐約、上海、開羅或新德里等「半沉之城」…「歡迎來到霧都、灰京」,請「霧裡看花」。

巴黎氣候高峰會將有一百九十五國參加,目標是將地球溫度控制在「比工業時代之前高兩度」以下。

聯合國警告,「如果不極快行動」,平均升溫將達攝氏四度、五度、六度,帶來旱災、大遷徙、戰爭。世界銀行發表「衝擊波:管控氣候變遷對窮國的影響」報告,稱全球窮人將在十五年內增加一億,瘧疾患者達一點五億。

熱浪頻繁 今年創史上最熱

農業是造成貧窮的主因。暖化造成的降雨量偏低和極端氣候,作物產量十五年內將減少百分之五,二○八○年更減少百分之八十,糧價上揚。醫療也造成貧窮。

聯合國表示,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濃度在去年創下新高。由於人類使用燃煤、石油和瓦斯,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比工業革命前高了百分之一百四十三,是暖化主要推手。

雖然有人認為暖化是謊言。但專家說,根據現在的暖化趨勢,熱浪大約每十年出現兩次,比先前推估的一世紀兩次頻繁許多。今年可能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紐約時報發表〈蒸騰的太平洋〉一文說,太平洋變暖,水的體積膨脹,增加「海水漫溢災害」機率。溫暖的海水又會為颶風提供能量,類似美國前幾年的卡翠娜颶風,未來會變得頻繁。海域營養貧乏,也會擾亂海洋生物的食物鏈。

暖化和空氣汙染也是互為惡性循環的殺手。北京的空氣「讓人窒息」,甚至想到「後世界末日」。洛杉磯市長去年底訪問北京說,兩市是霧霾的難兄難弟。一九九○年代,洛杉磯長期被汙染籠罩,與開羅一樣上空有「黑雲」,人們不得不終日用紙巾掩住口鼻,減少室外活動。

歐洲空汙成本 生產總值10%

洛杉磯「黑雲」的元凶是汽車,排出未充分燃燒廢氣,形成碳氫化合物,又與其他氣體特別是氮氧化物發生反應,形成臭氧,讓呼吸困難,影響健康。臭氧無色透明,比「黑雲」更恐怖。

在中國,每天約有三千人因室外空汙枉死。中國政府已對空汙「開戰」,盡一切可能做有益環境的事,動作迅速,遠超過當年洛杉磯。中國排放的臭氧會上升到高速氣流中,直達美國西岸。洛杉磯四分之一的臭氧是「中國製造」的。而中國排放的溫室氣體,有三分之一是為西方製造商品產生的。紐約時報寫道:「想想這有多諷刺吧。」

柏林、巴黎、倫敦都被列入歐洲空氣品質最差城市,致命的煙塵顆粒來自柴油汽車。福斯汽車偽造柴油排放「美麗數據」,特別引人憤怒就是這個主因。

法國政府治理空汙,致力發展綠色經濟,推進社會向節能環保轉型,並針對大氣汙染不斷推出新措施。總統歐蘭德最近訪問北京,是為巴黎峰會先去取得中國的承諾。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預測約十年達到峰值,甚至更早。

聯合國衛生組織今年四月發表報告,歐洲空氣汙染成本驚人,過早死亡和疾病等的經濟損失每年達一點六兆美元,約歐洲生產總值(GDP)的十分之一。其中德國、英國和義大利的損失最大。

倫敦的霧都惡名「還魂」不打緊,但當各國霧都快速增多,且大多是半沉的「水漾(水泥)森林」,變成了水鄉,全球都要高度警惕。

印尼「年度儀式」 鄰國活該受害?

印尼燒林墾荒造成森林火災,延燒四個月,不僅霾害嚴重,十九人死亡,五十萬人罹患呼吸道疾病,焚毀的林地更超過兩百萬公頃,等於三十個新加坡。

印尼真正是以鄰為壑,煙霧籠罩新加坡,並向馬來西亞和泰國南部擴散。

燒林墾荒造成霾害幾近「年度儀式」,航班停飛,學校停課。這種情況已持續數十年,但科學家稱,今年乾季特別漫長,加上聖嬰現象,可能會造成有記載以來最惡劣的後果。

印尼綠色和平組織說:「當然,大火來自印尼,但新加坡也享受『毀林經濟』帶來的好處。馬來西亞很多棕櫚油公司在印尼有業務,新加坡也是。」

「放火燒是最省錢的開荒方式。」國際林業研究中心表示,長期解決辦法是在碳含量豐富的泥炭地減少農業,限制砍燒開荒方式,並停止把林地變成農地、生產棕櫚油。

新通過的《跨境陰霾汙染法令》規定,與印尼非法墾荒有牽連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公司,可以被告上法庭。

隨著冬季到來,印度新德里又會引發嚴重空汙,因遊民燒垃圾取暖,更因旁遮普省農民也燒稻草。新德里原是全球空汙最嚴重的,燒稻草使空氣品質更惡化。雖然旁遮普省官方警告農民不能火耕,並威脅起訴,但收效不大。

農業科技如此進步的今天,別國可以不用火耕,為何這些國家不能?政府魄力可能是關鍵。印尼總統佐科威表示,三年內會解決問題。拭目以待吧。

狄更斯陶醉 倫敦霧,撲鼻香味

一座城市沉浸在硫磺霧霾中,被稱為人間地獄,應當如何治理?答案很簡單:把所有製造濃煙的工廠搬出去,用散發撲鼻香味的花朵與優雅的樹籬環繞。

這段紐約時報的敘述,講的是「霧都」倫敦。這種「芬芳抗煙方案」,是十七世紀作家約翰伊夫林的想法。當時政府曾因此擬定抗煙害法案,但沒有下文,因商業利益駕凌公共健康。

直到二十世紀中葉,各大都市因人口增加、地價高漲,理解空汙之害,開始採用十七世紀的理念。倫敦到處都有法國梧桐,是因它們閃閃發亮的葉片能抵禦霧霾。

霧霾曾是倫敦受人喜愛的一景。一八七○年,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來到倫敦,愛上繚繞的霧靄。如果哪天放晴,沒有霧霾,就會特別失望:「我的所有畫布好像都要空白一片了」,直到「隨著一家家爐火漸漸點燃,煙霧與霧霾終於又回來了。」

一戰時的流行歌曲《讓家中的爐火繼續燃燒》,非常寫實。劍橋學者克里斯汀科頓在她的新書《倫敦霧》中,記載商業考慮如何戰勝人性。有錢人紛紛搬家,剩下東倫敦貧民區的窮人。人們發現,倫敦霧霾來自市民家裡的舒適爐火。

「給我們光!」一八八二年弗里德里克.萊頓高呼。他是浪漫主義風景畫家,厭惡每天要頻頻擦去窗上的煤塵。作家羅伯特.史蒂文森用霧靄的隱喻,創造出充滿威脅的感覺。他終生受呼吸道疾病困擾。狄更斯則「陶醉」在霧霾中,為它賦予個性,描述為一種惡毒而滑動的存在,一種力量。

馬克吐溫到倫敦演講「艱苦歲月」,只有少數幾個觀眾摸索著來到這裡,幾乎看不見台上的他。

一九五二年的「殺人大霧」,使問題再也無法忽視。一九五六年通過《空氣清潔法案》,「短短幾年內,可怕的濃霧開始退去,成了神話般的存在。」這段描述很簡略,所謂「短短幾年」是好幾十年,英國最後一個煤礦場最近關閉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