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朝禮金喬覺 開示四大皆空

記者金蜀卿安徽報導 |2015.10.28
3136觀看次
字級
九華山全景。圖/記者金蜀卿
星雲大師(前右)昨出席在南京舉行的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供奉大典。 圖/中新社
供奉在棲霞寺的佛頂骨舍利,被迎請至牛首山佛頂宮永久供奉。圖/中新社
肉身寶殿塔下供奉金喬覺菩薩肉身。
星雲大師前日朝禮金地藏菩薩肉身。 圖/記者金蜀卿

【記者金蜀卿安徽報導】在九華山佛教協會會長慧慶大和尚、副會長聖富大和尚迎請下,星雲大師一行於二十六日赴肉身寶殿,朝禮地藏王菩薩應化身—金喬覺肉身菩薩。星雲大師勉勵信眾效法地藏菩薩精神,並以唐代金喬覺〈送童子下山〉一詩開示人生四大皆空的道理,若能從佛法中體悟到信仰的能量,自然能頂天立地,無處而不自在了。

星雲大師在肉身寶殿廣場前開示,地藏有覆載,含藏之意。如同吾人不能住在虛空中,必須靠大地承載;大地蘊藏著種子、石油等無限寶藏。大師勉勵在場僧眾們效法地藏王菩薩精神,欲作佛門龍象,先做眾生牛馬。

「空門寂寂汝思家,辭別雲房下九華,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佛地聚金沙。添瓶澗底休撈月,烹茗甌中罷弄花,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唐.金喬覺〈送童子下山〉。

星雲大師以此詩偈勉大眾堅固道心,大師說,作者金喬覺在九華山修行時,身邊的一位沙彌侍者嫌山居生活寂寞,想回到人多熱鬧、有親情的家鄉,可是又捨不得師父。金喬覺知道他的心意,便於送他下山時,吟誦詩偈開示他,人間的五欲塵勞都是虛幻的,只有佛法才能永恆留存。

據《宋高僧傳》載,地藏托胎為新羅國(今朝鮮半島)王子金喬覺,唐玄宗時(西元六五三年)來到中國大陸,於九華山結廬苦行修煉,九十九歲圓寂,肉身不腐。金地藏肉身供奉在寶殿塔下,世界各地前來禮拜的信徒無數,尤其以南韓佛教徒最甚。

九華山遂成為地藏道場以來,在這一百平方公里之地,有據可查的肉身菩薩就達十四尊。因「文革」焚毀,現在能看到的還有六尊。其中有一尊是明代萬歷年間的無暇禪師(明萬曆年),供奉於百歲宮;大興和尚則是其中最為高壽的(西元一八九四年至一九八五年);仁義師太(西元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九五年)是一位比丘尼,現供奉於通慧禪林內。

另外還有慈明和尚(西元一九○四年至一九九○年),供奉於肉身寶殿北側。明淨和尚(西元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九九年),在神光嶺坐缸處建廟供奉。寬德禪師(西元一九四二年至一九九九年),供奉於松樹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