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小學堂】胸悶…身體OK 壓力引發恐慌症

文/劉銘雄 |2015.08.26
2552觀看次
字級

文/劉銘雄

因為胸悶症狀來醫院接受健康檢查的患者不少,其中有部分需考慮會診身心醫學科。蔡先生是一名技術人員,工作內容需長期在大陸各地出差。蔡先生因兩個月來反覆出現的胸悶症狀來做健康檢查。各項生理檢查結果都表示身體沒有問題。

恐慌症是一種常見的焦慮症,典型的恐慌發作是十多分鐘內快速出現呼吸困難、心悸、頭暈、胸悶、噁心、腸胃不適、手腳發麻等症狀(至少四項症狀),這些症狀讓人極度不舒服,有種讓人覺得失控、快要死掉的錯覺。急診的醫師現在對恐慌症已經有更多認識,對於生理檢查正常的「過度換氣」患者,會建議他們掛精神科門診。而比較小規模的恐慌發作(發作症狀少於四項),精神醫學裡稱為「恐慌樣症狀」,雖然較為少見,但也確實困擾不少患者。像蔡先生的狀況就是這一類。

經由心理師完成的「自律神經檢查」發現蔡先生平時身體較不放鬆,呼吸頻率較快、膚電位較高。心律變異分析顯示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的活性都偏低,而且副交感神經活性更是需要增強。交感神經活性太低,有時可能反應一個人處於憂鬱狀態,或是平時生活型態上體能活動太少。副交感神經活性太低,通常與焦慮情緒,缺乏放鬆能力有關。

如何事先避免這類症狀干擾,心理師的建議如下:

一、改變呼吸方式:多數患者可能因為長期處於高壓力的生活型態,久而久之呼吸的方式變成胸式呼吸為主,而且頻率也經常高於每分鐘十五下。當處於更多壓力下,身體的反應會更加嚴重,因此容易感到胸悶、呼吸不到空氣、心悸等症狀。因此預防的方式即是學會腹式呼吸法,且在壓力下還要刻意做腹式呼吸。

二、保持運動習慣:壓力下常讓人減少看似不重要的休閒活動,事實上,越是忙碌的時候,更是要做好時間安排,抽空運動。運動可以疏解壓力,提昇交感神經活性,亦可以促進新陳代謝,相當重要。

三、調整個性:許多原本求完美、做事急性子的人,容易出現上述症狀。原本身體就處於緊繃狀態,隨著年齡增長、壓力增加、熬夜等等,會讓症狀變得更加明顯。因此,學習放慢生活步調可說是長期功課。

(作者為高長庚身心醫學科心理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