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佳作文選 珍惜抗戰記憶 建構共同歷史

原刊登於香港《亞洲週刊》 |2015.08.21
1204觀看次
字級

抗戰是兩岸三地中國人集體回憶。最重要的並非爭論誰領導抗戰,而是從中華民族高度建構共同的歷史記憶。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也就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抗戰勝利是現代中國最重要轉折點。

一方面,抗戰勝利結束,中國走向衰敗的過程,重新確立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另一方面,抗戰後延續的國共內戰,也帶來了國家的分裂,其後果延續至今。

對台灣而言,抗戰使得台灣得以光復,結束被殖民歷史,也間接保住了中華民國的法統延續。

而香港在抗戰期間遭到日軍入侵,並被占領三年零八個月,這是香港被割讓之後,首次遭受戰爭,也是難以忘懷的歷史記憶。

無疑,抗戰是兩岸三地中國人最重要的共同記憶。

在七十年後重新紀念抗戰,最重要的已非爭論誰領導了抗戰,而是從中華民族的高度建構共同的歷史記憶,在此基礎上促進對民族的認同和彼此的互信。

但是,這一過程亦受到不同政治因素的阻撓。台灣民進黨部分政治人物上台後,採取各種方式美化日本殖民統治,近日的反課綱運動也對「抗戰勝利」和「光復」的用詞表示不滿。

本來,無論是民進黨「去蔣化」,還是課綱涉及國民黨統治的不同論述,無論是從大中國框架,還是台灣本土框架而言,都是內部政治爭議,與日本殖民統治屬於不同領域的議題。因為反國民黨,就要美化殖民者,自居為二戰的戰敗方,這和大陸某些人為了醜化國民黨,而歪曲抗戰歷史,豈不是一樣的愚蠢?

而在香港,回歸之前原有公共假日「重光紀念日」,回歸後調整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但當年特區政府在一九九八年提出取消這一紀念日,以其他公共假期代替。

當時多數民主派議員表示反對,指出這一舉措有違「加強公民教育及民族歸屬感的政策目的」,但這一法案最終在建制派護航下通過。

十七年後,當港府重新訂立抗戰勝利紀念日,卻遭到少數泛民議員的質疑,這既讓人感慨少數泛民議員的昨是而今非,也是港府短視政策造成的惡果。

希望港府不是為了政治正確而一次性紀念,而是認真反省回歸以來歷史教育的歧途,重新思考如何加強民眾的民族歸屬感。

無論是政府還是在野政治人物,都應明白:歷史教育本應有大視野和長遠眼光,而非只為短期政治目的服務。

同樣,政治人物在追求一黨一派利益的同時,也應有更高的格局,方能稱上真正的政治家。

若抗戰勝利七十年後,同為華人的不同地區,卻仍為了意識形態不同而割裂共同記憶,既是民族之悲哀,亦不利於東亞乃至世界之和平。

(原刊登於香港《亞洲週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