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院系列報導12 與時俱進 靈活整合助人服務

文/記者杜憲昌 |2015.07.30
1529觀看次
字級
蘭陽仁愛之家的重建藍圖。圖/慈善院、淨土文教基金會、人間社提供

文/記者杜憲昌

圖/慈善院、淨土文教基金會、人間社提供

佛光山的慈善事業從一九五三年星雲大師開始進入宜蘭監獄佈教弘法、一九六三年承接蘭陽仁愛之家,到二○一二年開辦老人送餐、守護鄰里等項目,佛光山慈善院不斷關注社會情勢變化,體察大眾實際遭遇的問題,持續提出符合確切需求的服務形態,以協助社會上更多有需要的對象,不僅充分發揮人間佛教的精神,更是「與時俱進」的具體展現。

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表示,慈善工作當然需要「與時俱進」。包括面對危難時可立即採取的協助處理;整合各種急難問題背後糾葛的肇因,提出具體的助人方案;乃至從事慈善工作所抱持的態度,都需要進化與提升。

經驗累積 建立虛擬物資中心

例如去年的高雄氣爆以及近期的八仙塵爆意外,隨著自然環境、乃至整體社會的變化,不僅天災造成的影響加驟,新類型的災變發生,甚至個人與家庭所受變故的影響程度也明顯擴大,對於整體社會所帶來的變動,實不容小覷,因此,除了防範災難發生之外,如何提高救災的速度與成效,更是要積極思考的重點。

「現在佛光山所展現的救災效率,都是一次次經驗的累積。」依來法師說,從八八風災、南亞海嘯、尼泊爾震災,到兩次復航空難,當災難發生的時候,除了搶救生還者之外,外界首要提供什麼樣的援助,整備物資馳援的速度,也是攸關救災成效的關鍵。基於歷次經驗,慈善院已經建構了一套資源網絡,包括佛光會的企業會員、合作廠商等達成默契,使災難發生當下,可立即備齊各項需求物資,以最快速度提供援助。

「虛擬物資中心」的模式,讓慈善院在沒有屯存物資的壓力下,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整合各項救災物資。像這次尼泊爾震災,在許多國際單位都還不得其門而入時,慈善院已經將救援物資與救災人員送進災區,物資數量僅次於以色列,不僅在團體組織居首,甚至超越許多國家,所展現的效率,也贏得許多國家和組織的稱譽。

尋根探源 整體改善弱勢體質

在社會救助部分,造成許多弱勢的原因已然不是單一因素。佛光山慈悲基金會南區執行長蕭碧涼表示,以新住民為例,可以發現,尤其在偏鄉地區,許多家庭可能經濟比較弱勢、可能男方智能或色身方面有點問題,娶外配多是為了傳宗接代或者要找個人來照顧男方,因此容易出現外配離家、孩子由祖父母照顧的隔代教養和單親的情況;或者外配必須負擔家計,造成過勞和孩子教養及學習低落等情形。

因應社會發展情勢,單一名目的協助並不足以改變弱勢體質,必須以更全面、整合性的服務,而採取適切協助,才能確實提供有效改善的方法。過去慈悲基金會曾針對有工作意願和能力的案主,提供包括靠行計程車以及市場攤位租金援助的方式,協助其創業營生,的確都收到成效,不僅家庭經濟,甚至家庭關係還有孩子的教養問題,都一併得到改善。

關注外配 讓子女陪媽回娘家

蕭碧涼表示,新住民亦是慈悲基金會未來持續關注的對象,除了基金會的課程安排外配來當講師,更提升其自信;另外也與屏東的「花木蘭文化產業發展協會」合作,舉辦新住民的創(就)業輔導,由基金會提供美容、美甲等生財工具,培養他們一技之長,藉此發展生計。目前,基金會也在規畫推出「陪媽媽回娘家」的活動,藉佛光山海外道場之力,讓新住民子女有機會親近、了解媽媽的祖國文化。

至於從事慈善工作所抱持的態度,過去都說「為善不欲人知」,但事實上,要能喚起悲心、引發關心並化為行動,適度的「行善欲為人知」,才能夠發揮拋磚引玉的效果。依來法師表示,「慈善為方便,教育為根本」,慈善也是教育的一環,唯有透過慈善的教育,促進大眾慈愛互助的價值觀才能永續 。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