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新挑戰 長大的孩子回家住

文/丹尼爾.席格 |2015.06.23
1525觀看次
字級

文/丹尼爾.席格

有些事,即使在自己當了父母之後,仍然影響著我們。

理解那些經驗,有助於我們更能活在當下,

更能自我覺察,而與孩子及他人有更好的連結。

近年在美國,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長大的孩子」搬回家和父母同住。這股趨勢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住在家裡可節省花費;不過,這股趨勢也有情感上的一面,父母和家庭,在這個緊張的過渡階段和工作不確定時期提供支援。

這些「長大的孩子」回家,對父母及其他家人來說,也是一種新挑戰。

讓成年孩子回家住

「如果你不喜歡這個家的規定,可以離開,去找工作賺錢,然後搬到自己的公寓住。」

曾幾何時,這些字眼從一個受挫的家長嘴裡向一個自以為是的青少年(約十二歲到二十四歲期間)吐出?家長和孩子的關係走到這個地步,每個人都不好過。我能理解,因為這字字句句我都曾經跟兒子說過,就在我極度沮喪和激動之時。我說這些話時太嚴厲了,一脫口,我的心就感覺糟透了。

兒子剛從大學畢業,跟許多同齡的人一樣,在離開家四年之後搬回來住。他的計畫尚未確定:或許只在夏天跟我們住幾個月,然後在南加州展開他的職業生涯;或者搬回他念大學的北加州,在那邊開始工作。我們一直相處融洽,一起吃飯、散步、看電視、聽音樂會,從許多方面來看,那都很美好。

只是有幾次,妻子和我回到家時,家裡有些凌亂──比起他在學校的宿舍,可能還乾淨些,但對我們來說,那就是髒亂──早餐的鍋子還在爐子上沒有移動;檯面上還散落著裝有食物的盤子;蔬菜碎屑及其他稍早餐點剩餘的食物掉在地板上。

我很早就學會,要讓家庭生活順利進行,就是在共用空間立下清潔標準。我承認我的標準相當低,妻子則是相當高。因此,在我看來,兒子行為招惹了我的另一半,而我發現我保護妻子。

一個二十二歲的男人回到家,就像一匹年輕的狼回到他最初離開的狼群,而我這個狼群的首領,在這匹年輕的狼「威脅」到我們巢穴的頭號母狼時,我的狼毛高高豎起。我告訴自己:「不要聯合起來對付他。為了讓他清理弄髒的地方,老婆自己可以跟他說清楚這件事,我就不要加倍苛責他了!」

然而,正巧就在當天早晨,妻子客氣而清楚地告訴兒子關於清潔的標準,並要求他尊重那些價值。因此,當我們晚上回到家時,看到早上的東西散得到處都是,實在讓人氣餒。

在內省中修復關係

妻子和我看到那堆髒亂時,彼此深省了一下:讓一個大學畢業生回到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該怎麼做,才能跟幾年時間不在我們照管之下的兒子好好相處,讓新規則行得通。

妻子和我稍早都同意不要說來說去都是規定,而要用更細膩的方式與兒子相處。

大腦接受指示「不要」做某些事時,它便會處處留意,細心「注意」那件事。那種思路只會為事情做好準備,讓它更容易被啟動。因此,我嘴巴吐出的竟是:「看吧!你從大學回來,家裡就變成這樣。你已經習慣自己住,有自己的規則,我們也有『我們自己』的標準。你跟我們的看法不同,可以理解。但有個交換條件:這是我們的房子,不是你的,你必須尊重我們的要求。」講完這之後,就脫口而出要他找自己的公寓住之類的話。

此刻你或許會想,一切聽起來很好啊。如果你是成人,可能會有這種感覺,但如果是個青少年,或許就不這麼想了。不過,「我」立刻感覺很糟,那一晚,我感到沉悶、精疲力盡且煩躁。我沒有談太多規則與打掃問題,而是宣示這不是他的家,那實在是大大的錯。

經濟吃緊、失業率高、大學畢業生那麼多,兒子很努力,而且事實上這也是他的家。第二天早上,我忍不住想我是怎麼了,為什麼「那麼」快就抓狂?

後來,兒子和我有了一番長談,聊到他人生這個階段,二十二歲、在大學畢業和工作生涯之間的過渡期像什麼,也談到從一個在家受呵護的孩子,變成一個即將立足於世界的成人,心裡的轉變又是什麼。

我為自己說過的話道歉:「事實上,這裡『是』你的家,我很抱歉說了那樣的話,可是你的確有必要保持家裡乾淨。不過,要你離開去找自己的公寓,這句話太過分了。你經過四年漫長的苦讀,才剛畢業,我不該說那麼刻薄的話。」兒子感謝我的道歉,我們和好如初。

有些事,即使在自己當了父母之後,仍然影響著我們。理解那些經驗,有助於我們更能活在當下,更能自我覺察,而與孩子及他人有更好的連結,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人生旅途上不斷前行。(本文摘自大好書屋出版的《青春,一場腦內旋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