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新趨勢 機器人 產業當道

 |2015.04.18
1119觀看次
字級
全球二十多個國家,數萬名專業人士參與第十一屆中國(天津)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民眾圍觀送餐機器人。圖/中新社
第十一屆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是中國最大的機器人展會,連「巴斯光年」也來參加,這尊樂高「巴斯光年」遠從丹麥運抵天津。圖/中新社
二○一五廈門工業博覽會暨第十九屆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在廈門會展中心開幕。一款迎賓機器人亮相,吸引許多參觀者眼球。圖/中新社
廣西南寧有機器人餐廳,餐廳經理說,引進機器人原本是為了節省人力成本,沒想到卻多了宣傳效果。 圖/中新社
湖南宇環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工廠內的機器人正在工作。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近年來,因人力成本不斷攀升,機器人開始走進工廠,走進店舖,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根據波士頓諮詢集團一項研究顯示,二○一四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增長百分之二十三,到二○一八年預計會翻好幾番,傳統製造業將發生大變革。

這樣的趨勢在二○一五廈門工業博覽會(工博會)暨第十九屆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台交會)也看得出來。今年的展覽第一次設立工業自動化機器人展區,吸引近百家境內外著名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廠商參展。

過去已經舉辦過十八屆的「台交會」是兩岸共同舉辦、規模最大的機電商品展,今年升級為「工博會」後,增加台灣區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等參與協辦,吸引百餘家台灣知名廠商與會,台灣和台資企業租下八百五十多個展位,占四千個總展位數近四分之一。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簡稱電電公會)從二○○一年起成為台交會共同主辦方,今年第十五次參加兩岸機電行業盛會的電電公會副祕書長羅懷家說,最初兩岸業界聚首「台交會」,強調的是兩岸相互認識,以貿易、投資為主;但隨著產業趨勢的變化,「世界各國都在推動工業自動化」,大陸也已經提出「互聯網+」、「中國製造二○二五」,兩岸業界應該抓緊世界產業趨勢,攜手推動產業升級。羅懷家說,大陸企業的產業升級正是台灣企業關注的商機,「譬如台灣的友嘉集團,是業界最重要的廠家之一,其工業機器人加工速度快,工藝水準高。」

打造中國製造二○二五

因應工業4.0時代,大陸近年來積極提升製造業,發展機器人產業,四月初,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唯一國家級展示平台、同時也是亞洲規模最大的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簡稱CITE),今年在深圳開幕時,就以「智能新時代,數字新生活」為主題,包括移動智能終端、智能汽車區、軟體與互聯網區、機器人、3D打印、顯示觸控、產業互聯網區、北斗應用、可穿戴產品……等,都是展覽焦點,會場中還聚集超過三百名「創客」展示自己的創造成果。

另一方面,三月在天津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天津)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簡稱「製博會」)也展示有「製造業皇冠上明珠」美譽的機器人,受到外界關注。中新社記者在現場看到日本松下機器人展台前人頭攢動,排列整齊的激光焊接機器人靈活地展示著高超技藝。據展台負責人謝鼎全介紹,近年,松下機器人廣泛應用於中國的汽車、五金、機械等眾多領域,其在中國的銷售額正在以年均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增長。

謝鼎全分析,中國傳統裝備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和「機器換人」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促進了中國機器人市場的興盛和快速發展,不少企業看好「中國機器人未來市場」。天津市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祕書長梅江平說,近一年來內地出現了近四十家機器人產業園或基地,中國機器人廠家數量已逼近五百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