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沒坐相愛仰躺 青少年腰痛增

陳玲芳 |2015.04.08
4074觀看次
字級
圖為仰坐角度過大,易使骨盆往後傾,增加脊椎壓力,也容易壓迫尾椎骨。圖/張嘉芳
圖為大腿前側肌群伸展運動。
圖為大腿後側肌群伸展運動。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物理治療師指出,青少年腰痠、尾椎痛而尋求物理治療的個案與日俱增,甚至出現十歲以下孩童。問診發現,這些孩子多半「坐沒坐相」,長時間仰坐或側躺在椅子上,使得大腿前、後肌肉縮短,骨盆後傾、腰臀部肌肉過度緊繃,造成不適。

書田診所物理治療科組長蔡佩玲表示,一名小四男生,早上起床直喊腰痠、尾椎僵痛,勉強去上學,到下午腰部又出現痠痛、坐椅子尾椎疼痛,父母趕緊帶他就醫。經矯正姿勢後,小四生痠痛立即獲得改善。

書田診所物理治療科統計,青少年、幼童病人尋求物理治療的個案,約僅占總病人數百分之一,以往多因打籃球、跑步造成運動傷害,近年來卻有半數「小病號」,是因「坐沒坐相」惹禍。

蔡佩玲強調,孩子經常以不正確姿勢,長時間仰坐在椅子上,或賴在沙發上,使得大腿前、後肌肉縮短,骨盆後傾、腰臀部肌肉過度緊繃。

蔡佩玲說,改善腰痛的三個步驟,一是保持正確的坐姿:二是平時勤做大腿前、後肌肉的伸展運動,增加肌肉的彈性、減少骨盆及腰部肌肉的壓力;三為每隔一小時離開椅子活動身體。

所謂「正確坐姿」,是要坐在坐骨上,臀部靠近椅背,兩腳平踏地面,髖、膝、踝關節均應彎曲略大於九十度,更應善用小靠枕,給腰部適當支持。

平時也可以勤做大腿前、後肌肉的伸展運動,雙腳微開站立,一手支持扶住椅背等穩定物品,另一手由身後握住同側腳踝,持續三十秒後休息,重複做三次為一回,左右交換各做三回,增加肌肉彈性,減少骨盆及腰部肌肉的壓力,但需將大腿併攏。

蔡佩玲提醒,面對腰痛困擾年輕化,青少年應每隔一小時離開座椅活動身體,喝杯水、上個廁所,可有效預防腰痠、尾椎痛發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