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然.誌.得 從十六到六十

蔡怡 |2015.03.09
4742觀看次
字級

文/蔡怡

我讀高二時,某日《中央日報》頭條登載「國軍英雄吳載熙為國捐軀,蔣經國部長親赴新埔,致贈忠義傳家匾額……」這則新聞。我瞪大眼睛、高喊母親:「這吳載熙烈士是我小時候認識的吳大哥嗎?」

五歲時,家住東港大鵬村,和大我一歲的哥哥在村子尾邂逅軍事演習的阿兵哥,他指著鋼盔上的名字自我介紹。當時我和哥哥都是未入學的文盲,全憑聲音牢記他的名字。

兩星期後的星期天,一身整齊軍服的吳大哥,信守諾言地來村子找我們。從此每個星期天我們多了盼望,不僅盼望吳大哥的糖果、愛心,最重要是盼望大朋友出現帶給我們的驕傲。他耐心看我們打紅仔標、彈珠,我們耐心聽他訴說懷念老家弟妹的寂寞。

秋天來了,哥哥正式入學,我一人在家百般無聊。一個不是假日的黃昏,吳大哥意外來訪,我正竊喜可以獨霸他的時間,他卻匆匆辭行,說要去岡山念空軍官校。岡山在哪兒?吳大哥說那是離村子很遠的陌生地方。我送他到小村外,看著他的軍服背影,隨夕陽一寸一寸地消失於土坡之後。

十六歲,首次在報上讀到他的名字吳載熙,卻已成了為國殉難的迷魂。

報載烈士來自新竹新埔大茅埔村,那兒有大弟、二弟、小弟、小妹……放下報紙,我衝動得想直奔吳家和他們相認,但茅埔村到底是另一個好遠的陌生地方。

我和吳家就這樣兩散天涯,直到美國《世界日報》登出我用筆名發表的〈吳大哥〉一文,我才意識到,即使我已留學美國,結婚生子,吳大哥卻長駐我心頭。只是無情歲月並不為任何事物駐留,我的海外寄居與返國定居的日子都匆匆流逝。

某個夜晚,電腦螢幕出現陌生者的來信,問我是不是三十多年前在印第安納州寫〈吳大哥〉的作者?當年他們美國遠親將剪報寄回老家,再由他父親、二哥輾轉到他手上,尋尋覓覓三十多年,因為吳大哥是他的親大哥……

雖然從十六歲等到六十歲,我終於和吳載熙烈士深愛的手足,團圓於對他的無限懷念中。

今年元月二十日,台北市婦女閱讀寫作協會的空軍緣私房遊下半段,由吳家兄弟安排參訪吳濁流故居與吳載熙紀念室。

吳濁流先生是他們的叔公,古厝至德堂目前是吳濁流文學獎頒獎現場,我們由載堯老師與載奇將軍手中獲贈今年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其中散文獎的第二名剛巧是協會會員,我們藉此沾文氣、喜氣與運氣。

紀念室貼滿簡報與照片,陳述一位客家農村子弟如何力爭上游,成為青年典範。衣架上掛著滿載勳章的軍官制服,是他歷經台海戰役、八二三炮戰、護衛比利時國王專機過境、多次在貴賓面前展現雷虎小組驚險特技、赴美接受U2訓練與高空偵測大陸歸來的彪炳。

吳大哥生命短暫,卻輝煌榮耀。三十二歲英年,如一顆閃亮星子,由他摯愛的藍天墜落情牽的土地。

在多套飛行制服前,我開始縮小,縮成五歲的我,佇立漠漠水田環繞的土路邊,向一位巨人揮手。他追隨太陽的腳步燃燒自己,留下光芒,供後人追思仰望。

(本專欄結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