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掠影 下

陳慶瑞 |2015.03.03
1152觀看次
字級

文/陳慶瑞

另類絲瓜

今年五月返鄉,外甥帶我到附近的絲瓜園,準備摘取一些澎湖絲瓜,讓我帶回高雄,藉以分享他的栽種成果。抵達絲瓜園,綿綿細雨飄落,一大片的澎湖絲瓜無限延伸,粗長略帶土綠色的皺褶絲瓜,則在瓜棚下處處垂掛,展現出不同於一般絲瓜的另類風情。

不過,在參觀的過程中,卻令我相當驚奇,因為在每一條絲瓜的尖端,都長出一塊正方體的東西,而這個東西顯然並非絲瓜本身所具有。外甥告訴我,這是用水泥所灌鑄,大小也有差別。在絲瓜長至約七、八公分左右,瓜體尚未彎曲之際,就得以人工方式替它裝上。

澎湖絲瓜自幼瓜起,就得承受相當的壓力,以迫使其能導向正直,此種做法,直覺上的確有些不人道。因為這種外加壓力,顯然與絲瓜內隱的生長本性,並不完全相符。但是,如果進一步探討,就可發現這種作為,也並非全然違反自然。基本上,成長絕非隨性,而是應該適性而行。因此,依其承受度而給予必要的壓力,不僅可行也屬必要。

由於絲瓜的承載力,必然會隨著日漸成長而漸增。為了避免其又產生背地彎曲的現象,適時地更換合適重量的水泥塊,乃屬必要。然而,由於每一條絲瓜、以及每一時期的重力承受度未盡相同,因此栽培者的睿智,就顯得相當重要。過與不及,皆可能對絲瓜的成長,造成無法彌補之傷害。

基於此一理念,栽培者必得經常下田巡走。縱然無法耳聽八方,總得眼觀四面才行。美國哲學家杜威(J. Dewey),主張兒童本位教育,以「做中學」為教育理念,但是其教育方式,卻強調「導其生長」,而非「任其生長」。基本上,導其生長強調尊重個性和發展群性,而任其生長則僅著眼於個人主義而已。大儒之見,的確有其卓越之處。

依其天性,無盡愛心澆灌大地;導其成長,前瞻睿智栽培未來。培養兒童對環境的挫折容忍力,教育者的巧手,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終究,教育依憑智慧,改革首重務實。栽培澎湖絲瓜如此,教育人類更應該這樣。

兩種不同植物,三個不同場景,衍生出多樣化的不同人生思維。在變易和永恆之間,變種絲瓜、苦味絲瓜和另類絲瓜,這三則在你我周遭俯拾即得的田園故事,似乎可以給予一番另類省思的空間。

停憩腳步,體悟自然,讓人生更加精采,讓生命更有意義。只是,在理想與現實之間,自認聰明的人類,究竟能從大自然的幻化之中,領略多少其中的深層意涵,則就有待細加斟酌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