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老歌

中玄 |2015.02.23
1319觀看次
字級

文/中玄

很少去聽嚴肅的古典音樂會,或現在流行歌手的演唱會,因為前者是自己音樂素養不夠,幾乎可說沒資格去聽;後者則是常聽不懂歌詞在表達什麼,加以重金屬樂器聲響過大,又多搭配眾多舞者在台上搶人耳目,掩蓋了音樂主體,只能嘆息:「這是年輕人的玩意,咱們無福消受。」

但老歌倒是願意去聽的。日前,好友慧珊送了咱老夫妻音樂票,說是某電台的公益老歌演唱會,我和老妻才欣然去聽。

果然聽了楊烈、金智娟(娃娃)、人聲樂團……等演唱的幾首老歌,讓全場觀眾(多為中、老年人)如痴如迷,彷彿墜入往日時光似的。其中無伴奏的人聲樂團演唱的〈One night in 北京〉,雖不算是太老的歌,但歌詞「One night in 北京,我留下許多情……不管你愛不愛,都是歷史的情懷……面容安詳的老人,依舊等待那出征的歸人……不敢在午夜問路,怕觸動傷心的魂……」,卻也充滿歷史情懷,在人聲樂團雄渾歌聲又夾雜仿京劇唱腔的演唱下,更是撼動老歌迷的心,全場「安可」聲不已。

想來,〈One night in 北京〉以後也會成為經典老歌的。所謂經典老歌,應是如我此等音樂外行,都會想聽的;詞曲皆優美,固是經典老歌能傳唱不絕的最主要元素,但我個人倒覺得能否涵蘊歷史、地理、文化氛圍,也該是原因之一。像陳昇和劉佳慧曲、詞的這首〈One night in 北京〉,以情愛烘托出北京的歷史和文化,當然讓人動心。台灣一些老歌,如〈安平追想曲〉、〈花蓮舞曲〉,也都是因著鄉土和歷史元素,而讓人緬懷。

看看五、六○年代,在台灣被傳唱或翻唱的許多日本老歌,不也都是這樣嗎?不是帶有地名,就是對鄉土或家鄉的思念,如〈京都慕情〉、〈知床旅情〉、〈長崎物語〉等等。若以國人較熟悉的〈北國之春〉(國內翻唱為〈榕樹下〉),不就是遊子想念大雪茫茫、樺樹林立的北國故鄉之情嗎?許多在外打拚的離鄉人聽了,當然會心有戚戚焉。又以〈博多夜船〉而言,描寫博多灣裡,一段月夜畫舫漂流,燭影搖紅的男女感情,不僅增添博多灣的風花景色,也給苦戀男女唱出江月悲涼的心情。再如,石川小白合唱紅的〈津輕海峽冬景色〉,也將旅人歷經辛酸返鄉的心境,透過音樂和歌詞,如海浪般,一波波地捲動人心。又日昨聽演講,也聽到一位講者分析被高雄市長陳菊指定為競選歌曲的〈孤女的願望〉(翻唱自日本歌曲〈花笠道中〉),歌詞唱出了四、五○年代,出外人到都市謀職的艱辛心聲;而且,這還只是都市近郊往大城移動的辛苦,因為歌詞寫的孤女是用走路的,且可以向路邊的阿伯問路的情境。這位講者也真研究老歌很透徹了!

這些都是老歌的魅力,或許是歷盡歲月滄桑的老者比較會體會到的。我聽音樂,比較偏愛老歌,也在於歌詞的史地或文化意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