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小百科 38】《華嚴經》的「十行」

文/曹郁美 |2015.02.17
3680觀看次
字級

文/曹郁美

「行」字在佛教有多重含義,第一種是與「業」相當,有「造作」義,即十二緣起之「行」;第二種是「遷流變化」,即五蘊之「行蘊」;進入大乘佛教則賦予積極意涵,即第三種的「菩薩行」,表示即將開始行動、實踐。

「十行」是菩薩修行的五十二階位中,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所修之十種利他行。出現在八十華嚴的卷十九起,分述如下。

一、歡喜行。經文說:「佛子!此菩薩為大施主,凡所有物悉能惠施;其心平等,無有悔吝,不望果報,不求名稱,不貪利養;但為救護一切眾生,攝受一切眾生,饒益一切眾生……」以歡喜心惠施一切,是菩薩行的第一步。

二、饒益行。經文說:「此菩薩護持淨戒,於色、聲、香、味、觸,心無所著,亦為眾生如是宣說;不求威勢,不求種族,不求富饒……」

三、無違逆行。凡事「無違逆」是甚困難的功夫,須以「修忍法、謙卑恭敬」為伴。

四、無屈撓行。菩薩行大精進,發心度一切眾生,令至大涅槃而無鬆懈。

五、無痴亂行。此菩薩成就正念,心無散亂,堅固不動,最上清淨,廣大無量,無有迷惑。

六、善現行。此菩薩身語意業皆清淨,住於真實無性之性,言語道斷,超諸世間,無有所依。

七、無著行。此菩薩以無著心,於念念中,能入阿僧祇世界,嚴淨阿僧祇世界。

八、難得行。此菩薩於佛法中得最勝解,於佛菩提得廣大解,於菩薩願未曾休息,盡一切劫,心無疲倦。

九、善法行。此菩薩得四無礙陀羅尼門等法,成就種種化他之善法,以守護正法令佛種不絕。

十、真實行。成就第一義諦之語,如說能行,如行能說,語行相應,色心皆順。

以上《華嚴經.十行品》是由功德林菩薩承佛威神之力而述出,經文甚長無法一一列舉,但皆可看出它們是菩薩修行的指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