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與檯子 學者與副刊

林黛嫚 |2015.02.12
1290觀看次
字級

文/林黛嫚

副刊初興的時代,《晨報副刊》主編孫伏園,很少去報館辦公,半個月晃到報社一次,稿子一發就是二十天,然後就如閒雲野鶴四處遊玩,這是老式文人副刊老編的派頭。到了我們進副刊,副刊編輯的工作,選稿、組稿之外還要開座談會、辦學術會議、主持文藝營的訓練,忙得沒完沒了,而此類副刊的主調起頭的人就是一九七○年代主持《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的高信疆先生。他最先把副刊從純文藝的園地,廣邀學者來參與,在此之前的副刊,應該是作家的專屬園地。高信疆在副刊開設「海外專欄」,以「海外學人」及「中國文學及世界文學」為邀稿對象與主題,包括夏志清、鄭樹森、葉維廉、李歐梵、白先勇等人。

《中副》自也不能自外於這樣的風潮,開座談會、辦學術會議是常態,我和夏志清先生的接觸便是因學術會議。一九九一年《中副》受文建會委託辦理「現代文學研討會」,其中一場討論琦君作品的研討會,便請到夏志清先生回來發表論文。那個時候我在副刊負責審稿與組稿,活動部分另有專人負責,雖然也全程參與研討會,只是涉入不深。記得當時社長在報社盛大宴請了夏先生與琦君阿姨,也請了許多作者作陪,也許是剛好多了一個席位,也許是梅新主編有意安排,我以一個小編輯的身分參與了那場饗宴。那個時代的報社,在七樓會議室旁,還有一個偌大的空間,擺設了一張大餐桌,滿滿坐了近二十人,還請來名廚外燴。席間文人們談笑風生,我顧著埋首品嘗佳餚,諸多文壇佳話也在耳邊流淌,其中一段,夏先生說,「誰要成名,找我吹捧一下就行了,當年琦君也是我捧了兩句,就成了大作家。」也許正是事實,只見當事人琦君阿姨在一旁笑而不語,不過見識不夠廣的我聽了這樣不加修飾的直白言語,還是有些不習慣,夏先生的快人快語在我和他的初識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九九八年副刊的「大師篇」專輯要介紹夏先生,這個專輯是介紹各個領域的傑出人士,除了一篇「大師」專訪,還會另有二至三篇文章從別的角度來介紹這位「大師」,因為欄名設得門檻高,專輯製作起來難度也較高,尤其夏先生是重要學者,這專輯也可能成為將來學術研究的參考資料。為了使專輯製作得更完整,我寫信給夏先生,說明我們的製作方向,也聽聽他的意見,夏先生回信時先謙謝,「當年我可算是『大師』級,近十年來著作太少,為身體所限制,總覺得自己不夠『大』。」然後對我提到擬邀請的名單表示他的想法,除了一篇大陸作者所寫內容多誤,希望修正之外,他也推薦我另找兩位重要作家來寫稿,還特別建議寫關於他的《中國古典小說》,他說,「普通人對我《現代小說史》有所認識,偏偏《中國古典小說》知者不多,因譯文尚未集結成書。」

加入夏先生所建議的內容,「大師篇」專輯順利製作刊出。學者加入副刊不僅豐富了副刊的內容,參與討論專輯的製作也使得編作過程更為嚴謹,上述便是一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