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片 《大眼睛》燒灼心靈 唯有誠實

林妏霜 |2015.01.10
1992觀看次
字級
距離一九九四年導演提姆.波頓(Tim Burton)與強尼.戴普合作之《艾德伍德》(Ed Wood),這部以導演艾德.伍德為創作發想,向這位可愛魯蛇(loveable loser)致敬的同名電影。圖/CatchPlay提供
距離一九九四年導演提姆.波頓(Tim Burton)與強尼.戴普合作之《艾德伍德》(Ed Wood),這部以導演艾德.伍德為創作發想,向這位可愛魯蛇(loveable loser)致敬的同名電影。圖/CatchPlay提供
距離一九九四年導演提姆.波頓(Tim Burton)與強尼.戴普合作之《艾德伍德》(Ed Wood),這部以導演艾德.伍德為創作發想,向這位可愛魯蛇(loveable loser)致敬的同名電影。圖/CatchPlay提供
距離一九九四年導演提姆.波頓(Tim Burton)與強尼.戴普合作之《艾德伍德》(Ed Wood),這部以導演艾德.伍德為創作發想,向這位可愛魯蛇(loveable loser)致敬的同名電影。圖/CatchPlay提供

文/林妏霜

圖/CatchPlay提供

距離一九九四年導演提姆.波頓(Tim Burton)與強尼.戴普合作之《艾德伍德》(Ed Wood),這部以導演艾德.伍德為創作發想,向這位可愛魯蛇(loveable loser)致敬的同名電影,恰滿二十年。二○一四年他又推出以畫家瑪格麗特.基恩(Margaret Keane)故事改編的《大眼睛》(Big Eyes)。

對提姆.波頓而言,他所選擇為之以影像作傳的藝術家,在人格特質、創作理念或藝術表現上,都對他產生某種程度的心靈燒灼。

他一面沿著他們鋪設完成的人生道路,觀看故事原形中被展示的枝微末節,與個人史中被截取、歸納的母題;但一方面跳脫出來,搜尋那些將困厄化為禮物的積極面向。在他的影像詮釋裡,也總能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他們充滿正負面爭議,衝突性十足的創作者形象。

初見其新作《大眼睛》,的確稍有困惑,彷彿過往那些立刻就能辨識作者的視覺表現、鮮明特色,甚至是演員的多次重複,突然不再被延續。然而,這樣看似風格的轉換,卻恰好能夠嵌進此部電影的核心意旨:對某種穩固概念或意義的刻意搖晃;質疑、嘲諷一種威權主義式的評價結構,藝術生態的壟斷與共謀,以及,一個創作者所獲得的榮辱得失與自我覺察。

競逐追求金錢名利

故事背景放置在一九五○、六○年代,畫家瑪格麗特帶著女兒逃離第一段婚姻,認識自稱業餘畫家的仲介商華特.基恩(Walter Keane),迅速為其魅力所攫獲,進入第二段婚姻,也進入生命中無論她自願與否,最具表演性質的一段歷程。

瑪格麗特所繪製的一系列畫作,畫中孩童幾近面無表情,然而皆帶著一對漫畫式,不成比例的「大眼睛」,這種詭譎的不平衡,使她的繪畫充斥著迷惘、悲傷而孤獨的氛圍。

若深入探究主題內涵,電影其實仍有提姆.波頓一貫殘酷的天真,黑色的幽默、傷痕的滿布、幻想的遁逃,只是他將影像重心給予畫作本身,讓觀者專注於此。然而他也在橋段中,針對表現主義式的藝術手法,在商業市場上難以兜售,自我解嘲一番。

華特實則更具某種傳奇性,他的確將瑪格麗特的畫作從主流藝評政治,與當時現代主義潮流中解放出來,將原來乏人問津的畫作,一舉推為媒體寵兒,證明其商業價值;但也因此將創作者之名占為己有,要求妻子共同守密,同時利用畫作謎團般的穿透性力量,連誘發其創作之因,皆可虛構作假,終至變成環環相扣,無人可解的欺瞞。

他以能言善道的公關能力,在各種因緣機運中,徹底掌握媒體資源,加以名流加持,附勢穿鑿的操作,部分人對藝術品的渴求不是出於理解、想像、接納,只是因帶狀式渲染而需要擁有,於是他開啟大量複製印刷的事業,也開始無止境聲名金錢的競逐。

不敢真正面對自己

故事的高潮似乎在於真相最終被清明地揭露,觀者就看著這樣的聲名帝國從高盛走向衰頓,樓起樓塌,而瑪格麗特從協助掩映,到面對內在的自我辯證與長期翻攪,以訴訟要回畫作落款的應有權利;也一併探討了親密關係與性別/權力關係的暴力,觀看與被觀看間的自我虛構。

由於克里斯多夫.沃茲(Christoph Waltz)丑角式的演繹,誇飾滑稽的嘴臉姿態,太過立體搶眼,讓觀者清楚看見一個人如何依賴謊言過活,填補匱乏,將無中生有、憑空召喚的創造,用在言語的舌粲,而非實踐上。不管那些勳章是不是別在從前的傷口,還是閃耀著一種虛矯的榮光,直到生命的終結。

藝術創作是為了面對內在的欲求,而能燒灼心靈的唯有誠實。或許華特不知道這段已被永恆封存的旅程,像極寓言的啟示,或一則生命的悖論,最具戲劇性的存在竟是:他無法面對真實,他從來不敢真正面對他自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