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你我他《天之驕子》

李麗美 |2015.01.03
1496觀看次
字級

文/李麗美

電影《天之驕子》裡,杭特老師為了鼓勵調皮搗蛋卻又聰明的學生貝爾,犧牲努力苦讀的馬丁,將進入學術競賽的決賽資格給了貝爾,沒想到貝爾在決賽中作弊,傷透他的心。多年後的同學會,貝爾再一次的作弊行為,讓杭特老師看清他的為人,並承認當年錯誤的決定。這樣的故事,既彰顯了教師能力的有限性,也讓人看見一位教師是如何以自己的生命,實踐他傳授給學生的價值觀:品德比一切來得重要。

教室牆上的畫作〈蘇格拉底之死〉,暗示了觀眾,杭特可說是當代蘇格拉底的化身。因為正直,他認真教學;因為正直,他不願奪朋友之妻;因為正直,他覺得自己有愧於馬丁,勇於向馬丁道歉。然而,也因為正直,他與校長寶座擦身而過,被擁有權勢、財富的貝爾所嘲笑。他讓我想到古代的伯夷、叔齊,具有最高的品德,最後卻餓死了。但孔子說,他們求仁得仁,無怨無悔。

杭特與貝爾,在電影中雖是兩個角色,在現實中卻有可能是同一個人。有時候我們學習正直的杭特,有時候我們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會偷雞摸狗的貝爾。時時刻刻,我們的內在都有兩個我在戰鬥,該讀書或打電動?該騙人或說實話?該無視他人或伸出援手?該信守承諾或外遇出軌?蘇格拉底:「未經反省的生命,是沒有生存價值的生命。」要做杭特或貝爾,選擇權掌握在自己身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