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人生 我心愛的宿舍老家

楊堤曉 |2014.12.24
1925觀看次
字級
我家座落在碧潭東岸,白天盈耳的是學童稚嫩的讀書聲與喧嘩聲,夜晚蛙鳴蟲吟清幽寧靜,這是國小的教職員宿舍。圖/李府翰

文/楊堤曉

我家座落在碧潭東岸,白天盈耳的是學童稚嫩的讀書聲與喧嘩聲,夜晚蛙鳴蟲吟清幽寧靜,這是國小的教職員宿舍。

當年父親是職業軍人,常不在家,母親任教國小,她向學校申請了一間宿舍。一個飄雨的冬日黃昏,母親牽著一歲半的我,挺著八個月的大肚子,走進這掩映在樹叢中的荒涼校舍。蛇、鼠、蛙、蝸牛毫無顧忌地進出,四周沒有鄰居,屋後的相思樹下還傾倒著一塊墓碑。

兩個弟弟陸續出生,宿舍不只是家也是遊樂場,後院老樹下還有我們三個的祕密基地。

父親退伍後以開計程車為業,下了班,他喜歡在家修理東西、種菜植果。能幹的爸爸會換窗玻璃,釘小板凳,補屋漏,修籬笆,因為我們老是忘了帶鑰匙,經常攀爬籬笆進來,導致籬笆壞得快。

爸爸做工匠活兒時,我們就熱心地當小助手,他鋸木頭,我們坐在木條上幫忙壓穩;他在房頂上修屋瓦,我們就遞泥灰遞瓦片給他。

爸爸在後院裡還種了芒果、木瓜、香蕉,搭了絲瓜棚和葡萄架。我們捏著鼻子,看他施肥,他用一個長柄勺,舀糞坑裡的水肥灌園。鬆土時,鋤頭下也常挖出各種驚奇,有蚯蚓、蝸牛卵,甚至整窩蛇蛋。

爸爸釘了一個雞籠,安置在樹蔭下,有時養來亨雞,有時養蘆花雞。清晨母雞咯咯叫後,我們就能撿拾到微溫的雞蛋;鳥兒、松鼠也會在雞籠旁探頭探腦,伺機偷吃雞飼料。

夜晚天花板上,偶爾傳來小小的腳步聲,可能是松鼠、老鼠或貓咪,因為屋簷瓦縫不時會出現牠們的身影。

母親教書的小學與我們家只隔著一條小路,上學與放學時最熱鬧,學生背著書包踢踢躂躂從門前經過,媽媽等學校預備鈴打了才出門。

當上課鐘聲響起,鬧哄哄的校園頓時安靜了下來,接著傳來老師們的教書聲、學生念書或唱歌的聲音,有時還可以分辨出母親的嗓音,因為媽媽喜歡帶著學生背誦唐詩。

她也要求我們姐弟背詩,用紅筆在書上分好段落,要我們念熟,然後一段段背給她聽,我們時常坐在院子裡邊背邊玩。

媽媽在客廳牆上掛了一幅「朱子治家格言」,興致來時,還會用幼時私塾學來的唱腔,搖頭晃腦地朗聲背誦,教我們做人處世的道理。她常吟的是:「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我們姐弟成家後,都在老家附近購屋居住,家庭成員由五人增添為十七人,孩子們最喜歡回宿舍找爺爺奶奶,尤其是周末客廳廚房常塞滿了大人小孩。

父母相繼過世後,老家人去房空,校方來函通知我們歸還宿舍。前些日子,回來清理,發現廚房碗櫃下有個舊蟑螂屋,裡面竟黏著一隻石龍子和一條拇指粗的小錦蛇,都已經乾癟,才三個月沒人住,這裡又恢復了當年的蛇鼠樂園。

我們處理完家具,斷水斷電交出鑰匙,宿舍轉眼就不再是我們的家,回顧這間曾為我們遮風擋雨,呵護我們五十多年的老家,心中充滿依戀與感恩,感謝這個家給了我們這麼多的溫暖與幸福。未來不知道什麼人會住進來?但願他們也能過得溫馨自在,安恬和樂。

(本文由「台北市婦女閱讀寫作協會」提供 http://mypaper.pchome.com.tw/melodywang101)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