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爸談癌】 吞雲吐霧 癌症隨你上路(上)

曹朝榮 |2014.12.05
1213觀看次
字級

文/曹朝榮

吳先生,五十一歲時接受治療舌癌,確診舌癌後就戒掉酒和檳榔,雖每天抽菸量減少一半,仍無法完全戒掉。

「得舌癌意味你體質不適合菸、酒、檳榔,也是老天對你的警告,你不甩還繼續抽,連老天都嘸驚。」

「好啦!慢慢戒啦!」

「轉介醫院內戒菸團隊幫你戒掉好嗎?」

「我自己再努力。」吳先生於舌癌治療結束三年後,由於吞嚥困難,再度被確診罹患食道癌。

吸菸危害人體健康,不必看菸盒上警語,已是眾所皆知,然而吞雲吐霧瞬間似神仙快感,不會立即感受任何不適,很難讓人警覺它的弊害。吸菸對身體傷害是漸漸累積,在不知不覺中進展,直到疾病形成,身體出現症狀,已是幾十年後。

吸菸對身體傷害由頭至腳,對呼吸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破壞以及它的致癌性是香菸對生命最嚴重威脅。香菸的煙含五千三百種以上化學物質,其中超過七十種已被證實在動物或人類身上的致癌性。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菸列為人類第一類致癌物,長期吸菸會導致肺癌、口腔、鼻咽、口咽和下咽癌、鼻腔和鼻竇癌、喉癌、食道癌、胃癌、胰臟癌、大腸直腸癌、腎臟癌、輸尿管癌、膀胱癌、子宮頸癌、卵巢癌及骨髓性白血病,近年也加入關係密切的乳癌;而吸菸對子宮內膜及甲狀腺雖無明顯致癌性,倒是父母親吸菸會增加兒童罹患肝臟芽細胞腫瘤及白血病風險。

吸菸本身就是危害人類最大致癌物,可以藉由不吸菸或及早戒菸來規避其致癌險。吸菸之外又接觸其他癌物質,有時在致癌上會產生更危險的協同效果,例如:吸菸者暴露在氡或石棉的環境大幅增加罹患肺癌風險;國內常見的口腔、口咽、下咽喉及食道癌常常都是吸菸、飲酒和嚼檳榔「難兄難弟」協力傑作。

吸菸對健康傷害是全面性,疾病間並無排擠效應,如果四、五十歲就因為吸菸所致的癌症而提前陣亡,就不能看見可能在六十多歲後才會出現的心肺疾病。罹患吸菸相關癌症,不但對再發生另一個新癌症沒除疫效果,反而同時診斷另一個癌症或第一個癌症治療結束後,持續吸菸者,再發生第二個癌症機率相對增加。

(作者為柳營奇美醫院榮譽院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