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電光國小學童告訴教育部長吳思華(左)如何用竹鐘敲打出音符。圖/王彩鸝
【記者林汝娟台東報導】國內國中小有四百五十校學生不到五十人,面臨廢校危機。為了讓小校逆轉勝,教育部長吳思華昨宣布,最快明年起,將開放偏鄉小校轉型為「公辦民營」實驗學校,政府經費不減,學生一樣免學費,盼能引進外部資源,讓小校起死回生。
吳思華昨參訪台東縣電光國小時指出,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公辦民營實驗教育學校實施條例」,前天公告實施。未來在學校自願、地方政府同意前提下,公立國中小可委託非營利法人辦理實驗教育,教育部將研擬相關配套措施,最快下學年起,由學生不到五十人的小校優先實施。
吳思華說,面臨少子化衝擊,小校只會愈來愈多,站在教育部立場,盡量不要廢校,因社區往往和學校休戚與共,也希望能幫小校和社區找到生路。
要解除廢校警報,吳思華認為,除學校行政編制簡化,以教學為主,經營模式也要更多元,例如引進民間義工等相關資源,也可和非營利基金會聯盟。實驗教育三法最近三讀通過,公立學校也可開辦實驗教育,甚至可轉為公辦民營實驗學校,辦學更彈性、多元。
吳思華以電光國小為例說明,電光今年學生只有二十七人,曾面臨廢校窘境,十年前開始結合在地阿美族文化,以特色教學及遊學活動經營出學校特色,現已成為東部重要的「遊學中心」,至今接待超過五千人。
教育部初步規畫,公辦民營以非營利法人為主,仍需維持教育公共性,特許期約三至十二年,並由地方政府與學校和民間基金會提出計畫申請,若在契約期間民間基金會無法繼續經營,政府會收回學校經營權。吳思華說,迷你小學公辦民營後,收費比照公立,國中小學雜費全免,且現有教師權益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