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1+1=3 兩岸和平發展的方程式

執筆人:張亞中台大政治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 |2014.09.25
895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張亞中

台大政治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

在星雲大師支持下,我進行《人間佛教與兩岸和平》系列全球巡迴演講。第一階段走訪美國與加拿大,在紐約、波士頓、華府、多倫多、芝加哥、休士頓、奧斯汀、洛杉磯、舊金山、溫哥華十個大城市演講,主題是「兩岸關係應如何走」,希望用人間佛教的理念,為兩岸關係尋找出路。

這一階段巡迴演講,在各地道場法師、師兄、師姐協助下,甚為圓滿。演講中提出以「尊重與包容」為基礎的思維,強調「1+1=3是兩岸和平發展的方程式」。

從台灣民意調查,可看出兩岸對和平發展的目標與途徑,看法的確存在相當大分歧。一方面台灣內部絕大多數主張「維持現狀」,但是一方面,認為「我是台灣人」的比率遠遠大於「我是中國人」。綜合這兩種民調,可看出台灣民眾對台獨訴求支持並不高,但希望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維持台灣主體性的比率卻很高。

北京迄今仍然沒有提出一套適合和平發展的兩岸定位與路徑主張,僅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為最終訴求,台灣民眾擔心所謂「統一」,就是消滅台灣主體性「被統一」。而民進黨「一邊一國」的主張,又可能為台灣帶來不穩定的未來。在「統不願意、獨不可能」的情形下,自然「維持現狀」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的選擇。

「維持現狀」的「逃避式」思考,隨著兩岸關係愈來愈密切,變得不切實際。兩岸的經貿關係正大幅變化,台灣經濟優勢早已逆轉,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政策,日本在釣魚台的作為,越南、菲律賓在南海的擴張,都促使兩岸面臨新挑戰。一九九二年達成的「九二共識」已經不再符合兩岸關係發展的需要。兩岸要進入深水區,必須將「九二共識」從「各說各話」的「一中各表」,提升為「一中同表」的「九二共識」升級版。

兩岸分治六十多年,台灣早已形成主體性,但這個主體性並不涉及整個中國主權、中華文化有關的分離意識,而是台灣希望能當家作主、不被矮化或吞併的主體性。中華民國經過多次修憲,從沒修改對主權的立場,中華民國主權宣示仍然是「固有疆域」,不是「現有疆域」。

兩岸憲法主權宣示均包括對方,是重疊的,兩岸主權絕非是一方有主權,另一方沒有,而是兩岸共有。兩岸目前的確是「分治」。在兩岸主權為合的前提下,兩岸應該推動治權的合。兩岸可在相互尊重彼此憲政治權的情形下,推動統合機制,也就是建立兩岸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內,兩岸行使共同治理。如此一來,和平發展期的兩岸,就形成了第三個主體。

兩岸共同創造「第三主體」,是兩岸在不消滅對方,不貶低對方,相互尊重,但又可創造共同認同,學習相處,截長補短,達到雙贏的一條路徑。

北京主張「1+1=1」,統一後北京為中央、台北為地方的方程式不為台灣接受,民進黨主張「1+1=2」的分離思維不會被北京接受,國民黨在這兩個方程式間徘徊閃躲,以「不統、不獨」迴避表態。

兩岸和平發展,不該是雙方爭取誰才是那個「一」,也不會永遠固定為「二」。和平發展期應該是個「統合期」,彼此接受對方為「一」,就是尊重,願意成立「三」,就是包容。「三」是兩岸治權融合的機制,主權為合的展現,它其實就是「一」的另一個法相。

「1+1=3」是兩岸能夠相互尊重包容的雙贏方案,應是兩岸和平發展的方程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