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高齡化逼近,以早期篩檢安渡醫療洪峰

執筆人:陳長文 終身志工 |2014.07.24
1264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陳長文 終身志工

日前「個人化防癌新未來」論壇上,衛福部邱文達部長表示:二○二○年以前要將癌症死亡率降低兩成。台大校長楊泮池建議針對肺癌高危族群補助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花幾千元提早發現治療以降低死亡率,而非等晚期發現要耗費龐大療藥費,可節省健保支出。

筆者雙手贊成即刻實施。並盼衛福部追加提供老人免費「全身超音波」及心臟斷層掃描,一併因應國人前兩大死因:癌症、心血管疾病。

何有此議?眼看二○二○年老年人口占六分之一的高齡化社會逼近,一波波醫療洪峰,健保資源足以支應嗎?筆者贊同「擴大早期篩檢、及早治療」是節約健保、造福國人的有效策略。

先從自身經歷說起,筆者熱愛運動、自認身體良好,直到三十五歲因急性肝炎住院治療,才首度意識到威脅,六十二歲割除膽囊、六十五歲初期膀胱癌、七十歲心血管堵塞。意外的是,從工作、生活習慣、家族病史,幾乎找不到患病危險因子!能幸運一路過關,應是依靠「自費體檢」及早發現治療。

從中體認到的現實:一是到了高齡,人體會自然耗損,二是文明發展衍生的危險因子全面融入食物鏈、生態圈,有些文明病怎麼預防都免不了。不過預防勝於治療仍是真理,「早期發現」才是預防的有效手段。

然而,膀胱/肝膽/心臟等超音波,未納老人免費健檢項目,經濟不寬裕的人也能「早期發現」嗎?若錯過低成本的黃金治療期,一般家庭能負擔後續龐大醫療費?一旦貧富差距變成「富生貧死兩重天」,社會相對被剝奪感顯將數倍放大,必將陷入惡性循環!

五年前,筆者膀胱癌手術後,即投書媒體並寄送衛生署,呼籲先將腹部超音波納入老人免費健檢,可嘆的是五年來並無進展。

「健保是社會福利一環,不能多給需要的人嗎?」內心不安的筆者,上周心導管手術裝完須自付差額的塗藥支架後,向魏崢醫師請益難道窮困患者就只能享用後遺症較大的無塗藥支架之問題時,他沉重地以「病入膏肓」形容今日健保,他也憂心政府推出「DRG給付新制」(同病同酬)想減少醫療浪費及赤字,副作用恐將促使複雜重病患者成為醫療人球,醫生面對重症病人將在取捨之間備受良心煎熬。

魏崢醫師建議回到原點「教育民眾減少不必要的醫療」,省下資源用在救命重症。他感慨在沒有健保的當年,儘管醫療需要支付費用,但每一家庭會未雨綢繆節約儲蓄,有備無患。但健保上路後,好習慣未延續,卻多了不少壞習慣——如小病就去醫院拿藥吹冷氣。

筆者深有所感,「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善德兼備的社會才能成就永續的健保體系,因果循環中也將善報全民。老一輩常說「浪費食物會遭天譴」,又怎能浪費救命錢?藥吃多了也不健康。其實維持運動、自我健康管理,就是在行善積德,把救命錢留給更需要的人獲得更優質醫療,也減輕兒孫的負擔。

如何分配有限醫療資源?這大挑戰有賴主責機關抓住重點、廣徵良見,更需政治領袖的良心支持,別為選舉炒短線,看似討好卻害苦選民。

藉此筆者試著拋磚引玉,首先,建議將全身超音波、必要的斷層掃瞄納入老人免費健檢。而且透過大數據(Big Data)的精算、分析,可望實現區域化、個人化的精準醫療,輔助找出各重症高危險群提供早期篩檢補助;其次,建議提高小病的就診費用,抑制不必要的醫療以節流;同時,建議在不影響經濟弱勢及重症患者前提下,落實健保費率公平,開源與節流並進。另如,旅外華僑/外僑,來台短期密集使用健保者,可調高其費用。

最關鍵的是,制度再好,成事在人。台灣美德豐盈,期盼人人都為別人多想一點,或將保障台灣健保永續庇蔭的善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