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桃園農改場花了10年時間,透過育種方式成功復育台灣原生種白鶴蘭。圖/農委會桃園農改場提供
【本報台北訊】白鶴蘭是台灣原生種蘭花,但因為平地過度開發,近年來幾乎絕跡。農委會桃園農改場花了10年時間,透過育種方式復育成功白鶴蘭,並和桃園縣風景管理所合作,種植在後慈湖邊,民眾到後慈湖旅遊,就能看到美麗的白鶴蘭隨風搖曳生姿的美景。
農委會桃園農改場副研究員李淑真表示,白鶴蘭原本在海拔50至1500公尺的山林四處可見,但因過度開發,現在野外幾乎看不見。近年研究人員開始育種,從17種根節蘭屬蘭花中,找出較常見的14種,再從中選出3種適合在平地栽培的花卉,白鶴蘭就是其一。
李淑真表示,農改場去年復育的白鶴蘭開花後,先移植到後慈湖栽培,今年順利開花,目前後慈湖約有1000多株,一朵朵白色小花組成的花海散布在山林中,遠看有如眾多白蝴蝶在樹叢中飛舞,美不勝收。
李淑真表示,台灣外銷花卉年產值約58億,其中有50億是蘭花。由於日本人喜愛白花,未來白鶴蘭大量復育後,可搶攻外銷日本切花市場,以每支切花零售價約200至300元估算,預估年產值可高達1億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