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團結祕訣 把人做好

人間社記者陳昱臻高雄報導 |2014.06.16
1380觀看次
字級
人間佛教座談會十四日在佛光山雲居樓舉行,圖為會場一景。圖/人間社記者陳昱臻

【人間社記者陳昱臻高雄報導】「佛光山團隊這麼團結的祕密是什麼?」星雲大師說:「因為人間佛教。」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十四日在佛光山雲居樓舉行的人間佛教座談會上,與《遠見‧天下》雜誌創辦人高希均教授,以及賴永海、程恭讓、萬金川教授等兩岸三地學者、百餘位大陸籍學生,以及參與「二○一四年全國督導聯誼暨進修」的佛光幹部近兩千人,聆聽大師以幽默的口吻、精采的譬喻,暢談人間佛教要義。

「為何人間佛教要有『人間』二字?」佛陀說「四性平等」,亦即在家、出家,男眾、女眾都是平等的,有鑒於過去佛教叢林中男女眾及僧信的不平等待遇,因此大師登高一呼提倡人間佛教。他以七十六年的修行經驗中,體會到佛陀的信仰極有價值,不會辜負人生,並強調人世間最貴重的就是生命,比生命更貴重的是信仰。「是人,一心想把人做好,這就是人間佛教。」

不畏難 帶來喜悅

人生是苦,在佛教裡也強調三苦、八苦,到處都是苦,既然這麼苦,何必到人間?大師妙語開示,「苦不應該排斥,感謝苦給我們教育,苦給我們增上,苦給我們學習,透過苦讓我們成長,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大師強調,大家若不肯吃苦,國家社會怎麼會有力量?如從事經濟,不吃苦怎麼賺錢?從事農工,不吃苦怎麼生產?人能吃苦,這是人之所以偉大的地方。

有人請教大師,「這個時代辦學校、辦報紙、電台,辦寺院是否很困難?」大師強調,困難是對那些不肯上進的人而言,即使不困難的事也成為困難。大師表示,人生沒有困難,只要正派努力向上,勤勞再勤勞,工作裡感到忙與快樂,忙就是營養,愈困難愈能激發我們的鬥志,困難對勤勞的人而言不難,反而能激發他對苦難的人生愈發增上,感到喜悅快樂。

佛教講「黃金是毒蛇」,不要貪財,大師表示,雖有此典故,但黃金也能辦教育、做慈善救苦救難,黃金不一定要看成是毒蛇。很多東西是一體兩面,就如拳頭打人會犯罪,但用對地方搥背也很舒服,世界上有很多東西不是絕對的,去除壞的、保留好的,這就是人間佛教提倡喜悅與歡喜,願將歡喜布滿人間。

「佛光山團隊團結與集體創作的祕密,就在於人間佛教。」大師說,在外面工作若沒有加薪、沒有放假,就不甘願工作;但在佛光山不一樣,沒有假期、沒有薪水也不計較,心甘情願,如同佛光會的督導們都是義工,人間佛教以服務、喜悅、給人、助人為快樂之本,從別人的快樂中獲得快樂。台大哲學系教授杜保瑞關心「大師每天這麼忙,可否少忙一點?」大師妙語回答:「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沒有鐘撞很痛苦。」

教授群 輪番請益

學者、教授群及大陸學生把握機會,向大師請益人間佛教的問題,江南大學教授鄧子美問及大師對於其他高僧大德提倡人間佛教的看法;北京大學教授張文良則請大師在這快速發展的世界,給予大陸學生指引。大師回應,人間佛教主張隨緣生活,隨喜自在,隨心而做,能提起與放下,這是人間佛教最高的生活。

與大師對談的人間佛教座談會,在長老慈惠法師與慈容法師引領大眾唱誦〈十修歌〉的樂聲中圓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