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 《刪海經》 獵奇背後的感傷

翁智琦 |2014.05.31
5537觀看次
字級
剛從國外參展回來的《刪海經》,甫獲台北電影節入圍片與金穗獎最佳紀錄片獎,目前正於國內各地區巡迴播映中。圖/洪淳修提供
剛從國外參展回來的《刪海經》,甫獲台北電影節入圍片與金穗獎最佳紀錄片獎,目前正於國內各地區巡迴播映中。圖/洪淳修提供
剛從國外參展回來的《刪海經》,甫獲台北電影節入圍片與金穗獎最佳紀錄片獎,目前正於國內各地區巡迴播映中。圖/洪淳修提供
剛從國外參展回來的《刪海經》,甫獲台北電影節入圍片與金穗獎最佳紀錄片獎,目前正於國內各地區巡迴播映中。圖/洪淳修提供

文/翁智琦  圖/洪淳修提供

剛從國外參展回來的《刪海經》,甫獲台北電影節入圍片與金穗獎最佳紀錄片獎,目前正於國內各地區巡迴播映中。

若說《刪海經》是今年最值得被關注的一部紀錄片,應無庸置疑。它也許沒有《看見台灣》的浩瀚空拍全景,也沒請到吳念真旁白最具真情/煽情代表的好聲音。然而《刪海經》是兼具「獵奇感」與議題深度的一部紀錄片。

進入《刪海經》網站上首先見到一位裸上身的男性在巴黎、東京、高雄各地以鱟的標本擋住臉部入鏡的照片。觀眾反應通常是「鱟是什麼」?「入鏡者又是誰」?《刪海經》的文宣則依據《山海經》故事製作成仿古籍的紙本設計,題目又與《山海經》有同音之妙。古籍設計夠吸睛,「刪」字又足以引發許多聯想。

事實上,《刪海經》的獵奇感其實是來自因資訊不足營造而成的懸疑感,無論是標題、宣傳與主題「鱟」甚至金門這個地方(除了高粱、軍人、花崗石、砲彈還有其他嗎?),都充滿亟須被補充說明的「……」。

透過旁白建立想像

影片透過紀錄一種充滿獵奇感的生物:「鱟」的生存困境,連帶映射出金門政府的荒謬開發作為,以及漁民幾近安貧樂道的人生哲學。《刪海經》以「鱟」如何失去海洋的質問,拋出另外一條金門經濟發展的利益辯證。

從議題的設計與引導方式顯示出紀錄片怎麼拍、題材尺度怎麼取捨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再者,如何站好立場、是否暴露立場,進而與被攝者建立起一種互信關係,幾乎是紀錄片工作者最核心的倫理。《刪海經》導演洪淳修選擇誠實地面對被攝者與觀眾,他讓自己的立場(外來者、台北人、洪氏宗親)坦然於眾,面對這一次「被動的」拍攝。

導演在片中扮演說書人的角色,帶領觀眾進入影片敘述中。從他的旁白我們了解攝影者與被攝者的關係,也進一步透過旁白,建立起觀眾自己對影片的想像。旁白使影片敘事顯得完整,而敘事角度則從鱟的歷史身世、漁民生活、環保知識分子(海洋生態工作者)、地方官員的觀點切入。導演藉由這些被攝者的眼睛,帶觀眾看見生態保育多麼遲到、歷史如何偶然、經濟開發又是這樣荒誕。

簡單故事勾勒深刻

「刪海」是徒勞的,如同精衛填海的故事一樣。當政府官員倔強地認定經濟開發起了頭就無從回手,海只能不斷地被人類巨大的欲望漸次刪除。海洋與潮間帶生態也只能不斷地異地遷移,甚至消失殆盡。

《刪海經》表面獵奇,背後其實是一個比一個還要感傷的故事。我們看見鱟的生存困境、金門漁民糊口受阻,甚至影片中一位罹癌的洪姓大哥如何面對自己的重大傷病?洪淳修的旁白偶爾用幽默沖淡批判的嚴肅氣氛,然而,當我們看到洪姓大哥至台北就醫時,臉上插著管子說︰「他是不死的,可以繼續奮鬥下去的」之時,感傷之懷瞬間變化為對人的意志堅定的尊敬(這當中勢必混合著身體健康的觀眾,對於重大傷病患者的一種不自主的同情與憐憫心態)。

《刪海經》用鱟作為簡單的輪廓線條勾勒出深刻的地方面貌,我們共同關注,同時也祈禱這一切必須還來得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