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多醣日 「BECAREful」提醒注意症狀

 |2014.05.15
1545觀看次
字級
今天是「國際黏多醣日」,黏多醣症協會找來3個病友家庭現身說法,呼籲家長應注意嬰幼生有無骨骼發育不良、角膜混濁及反覆感染等症狀。圖/詹建富

【本報台北訊】今天是「國際黏多醣日」,黏多醣症協會邀請3個病友家庭現身說法,分享他們到處求醫及難以早期診斷的困境。醫師也提出「BECAREful」口訣,提醒家長若發現嬰幼兒有骨骼發育不良、角膜混濁、心瓣膜病變、疝氣等症狀,務必要及早就醫。

黏多醣症協會理事長蔡瓊瑋指出,黏多醣症是1種遺傳性的代謝異常的罕見疾病,病友缺乏可分解黏多醣的酵素,以致黏多醣留在體內的細胞、結締組織與器官,等到年紀漸長就發生各種器官變異。

「由於國人對於黏多醣的認知不足,往往錯過治療時機。」馬偕醫院小兒遺傳科主任林炫沛指出,根據調查,美國黏多醣症初診年齡平均為1.92歲,但亞洲的初診年齡為4.64歲,等於確診比美國慢了近3年。 

由於黏多醣症屬於全身症狀,林炫沛提醒家長謹記「BECAREful」口訣:B代表骨骼發育不良、E代表角膜混濁、C代表心瓣膜病變、A代表腹部疝氣及肝脾腫大、R代表呼吸道感染、E代表聽力障礙,「一旦嬰幼兒有上述症狀,務必早期就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