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財富--人生不空過

悠蓮 |2014.04.28
2393觀看次
字級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這首詩是唐朝韓愈寫的〈晚春〉,大意是說,草木知道春天不久將要消逝,所以奮發精神拚命地去爭取最後的春光─百花鬥艷,只有楊花和榆莢毫無才思,只知道像雪般滿天飛舞著,藉此譬喻人生於世間,毫無樹立而混過一生。

為讓歲月不空過,肯努力,生命將綻放光彩。珊華出生在單親家庭,四歲就跟著母親到市場賣烤番薯,看到母親辛苦的賺錢養家,非常不捨,上學後,除了早上幫媽媽做生意,放學還幫做家事。

讀國中後寒暑假則打工賺取學費,上大學又兼家教,雖然每天很忙,但她充分利用零碎時間讀書,每年都拿到獎學金,如今已在美國拿到醫學博士學位。得知國人平均每五分鐘四十八秒就有一人罹癌,發願致力於研發新藥。

胡適說:「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努力要及時,有志願要早完成,千萬不要虛度光陰,以免淪為岳飛說的:「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若能效法星雲大師「人生三百歲」的哲理,一天當三天用,則青少年、中年,乃至老年,每個階段都能活得有意義。

現代青年常讓人笑稱是草莓族,其實只要不做楊花和榆莢,多一點創意,能熬過挫敗,還是會有成就的。

(悠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