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現代詮釋--合掌

 |2014.04.11
15460觀看次
字級
圖/香海文化提供,游智光(Jack Yu)繪

文/星雲大師

在佛門,人與人之間常以合掌為禮,表示一種尊重,就如軍人見到長官要敬禮,學生遇到師長要鞠躬,現代人見面要握手、微笑,西方人見面要擁抱一樣,這些都是彼此心意的交流,但這世間社交的禮儀,卻沒有比合掌更為奧妙,更有意義。

「合掌」源於印度自古所行的禮法,他們認為人的右手是神聖的手,左手為不淨的手,所以有不同的場合會分別使用兩手的習俗。若人的兩手合而為一,則成為心裡淨與不淨融攝合一,因此,佛教常以「合掌」來象徵人生最圓融的「實相」。又,合掌亦作「合十」,當我十個手指合在一起,代表的是將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十法界」合於一心。

而一個人的威儀、精神,從「合掌」中也可以看得出來,初入佛門者,老師也會要求學道者合掌能夠做到「合掌當胸如捧水」,即雙手合在胸口,就像捧水一樣的謹慎。所以雙手合掌有合併兩掌集中心思,而恭敬禮拜,返本還源,入於非權非實,事理契合之意。

真善美的展現

合掌更代表了真、善、美的展現,雙手「合掌」才能與佛心相應,才能保持正念,才有倫理次序,才能做到尊重與包容。因此,一個合掌,你就能感受到一份友好、一種和善,流露出禮貌、尊重、恭敬的心意,這也是人際之間友善的無聲交流;只要一個合掌,顯現出的恬靜端莊、威儀也就能夠攝受他人,讓雙方感受到一種安穩、寧靜的氛圍。

在佛教國家如泰國,不管政經工商,甚至街上的行人,見面都以合掌為禮;南傳國家,空中小姐也以合掌待客。記得前美國副總統高爾先生訪問美國西來寺時,曾表示︰「我很喜歡佛教的『合掌』。合掌很具有美國的特性,象徵多種族、多信仰的融和,那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很符合美國的建國精神。」

我在創辦國際佛光會時,提出會員們彼此見面,應以兩個手印來做為行禮的方法,第一個手印是先翻掌外迎,用拇指扣住中指,其他三指外翻,代表著無限的歡迎、無我的接納、無上的接引、無礙的交映、無染的清淨;第二個手印是蓮花合掌,將雙手合十,中間保留些微的空隙,象徵無二的圓融、無量的信心、無異的正見、無生的法性和無滅的佛道。

合掌可說是世間上最美的手,也是一種關心、祝福,說再多的話,都不如雙手合十表達內心的歡喜、誠意、感謝;透過合掌,人與人可以交心、互助、祝福。比方祝賀別人的生日壽誕、向人家說「新年恭禧」、「金榜題名」、「升官發財」,又如祝福別人「有情人終成眷屬」、「家庭平安」等等,經由合掌傳達,彼此都能增加好感。

當然,佛門也不只合掌才是恭敬之意,像問訊、胡跪、瞻仰、圍繞都是敬禮。而合掌也不是說苦著身體雙手合十不放才是恭敬,最主要還是要出自恭敬的心。悟到真理的人,禪心妙諦都在合掌中;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合掌的意義,實在是無限。

合掌提問

問:佛門裡的語言常提到「合掌」、「問訊」、「頂禮」,各有什麼意義?

答:「合掌」又作「合十」。佛教將這個世間分為「十法界」,從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到地獄、餓鬼、畜生,有十類的眾生。所以「合十」,即把十根手指頭合在一起,也就是把十法界合在心中的意思。

人的心時而像佛,時而到天堂,時而到地獄。一念慈悲心起,就是佛菩薩的境界,一念貪瞋痴心起,就如同來到了三惡道。一個人在一天當中,心念在十法界裡來來回回不知多少趟。所以,人的一念心中就具足了十法界。

「合掌」又有「合權實之掌,應中道之行」的意思。佛法有權、實之分,權是方便的法門,實是直接的真理。所以,「合權實之掌,應中道之行」,也就是以我一心中的喜悅功德,對你行禮,是一種最恭敬的禮貌。

合十的人生,就是合掌的人生。合掌與鞠躬、敬禮是一樣的意思。一個人能懂得對人合掌,人我關係必定調和;能對人尊重,一生必定會很有收穫。

合掌,在佛教是一種禮貌,彼此見到面,都是以合掌為禮。你對人合掌,無論到哪一個寺院參訪,信徒見到了,都會對你合掌;再者,以佛教為信仰的泰國,航班上的空中小姐,見到人也都是親切合掌。

「問訊」,就是合掌之後,身軀再往下彎,表示低下、謙卑、慰問、恭敬,我不如你、我不及你、你很偉大、你很崇高的意思。

「頂禮」,就是禮拜。拜,有拜佛、拜菩薩、拜佛塔、拜大德等,尤其拜人,不能亂拜。有些人見到大德遠遠走來,就趕緊向前朝他一拜,那不合禮儀。你這一拜,讓很多的信徒也要跟著你拜,如果當中有人還不瞭解佛教,或者還沒有到達信仰的層次,看到你拜,他也會嚇得不敢來信佛教了。所以,拜,有一定的地方、規矩,拜大德要到佛殿裡拜,不是隨便拜的。

問:佛門課誦的時候,有時合掌,有時放掌,合掌與放掌有一定的規矩嗎?

答:凡是唱讚,因為是在讚佛,所以都是合掌的。念經時,因為經文很長,那麼在念到某一段具有代表性的經文後,就可以放掌。不過,像《般若心經》經文很短,念不到兩分鐘就結束,就不需要一下合掌、一下放掌;可以從開頭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直合掌到念完才放掌,全始全終,比較莊嚴。

合掌放掌雖然是小細節,但你能關照到,這場法會必然是法喜圓滿的。

(摘自星雲大師《僧事百講》)


傳統之說
合掌

梵語añjali,巴利語同。又作合十。即合併兩掌,集中心思而恭敬禮拜之意。本為印度自古所行之禮法,佛教沿用之。

印度人認為右手為神聖之手,左手為不淨之手,故有分別使用兩手之習慣;然若兩手合而為一,則為人類神聖面與不淨面之合一,故藉合掌來表現人類最真實之面目。

《般若心經》之「不垢不淨」即為此意。(摘自《佛光電子大辭典》第四版)


禪門語錄

文/星雲大師    譯者/滿和法師、Doris Koegel-Roth、Leon Roth

禪者他們參禪的態度是尊天敬地,畢恭畢敬,絕不放棄任何一個機緣,他們以平常心來對待日常的生活,乃至以平常心來莊嚴未來的世界,都在當下的轉換中提升。

Hold heaven and earth in the highest regard. Transform yourself through meditation every moment. Your bliss foreshadows happy lives to come.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