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染VS.環保 礦業開發與居民意識的拔河

文與圖/廖振順 |2014.02.07
1680觀看次
字級
 這個宛如鑽石型的大坑洞,是一座位於澳洲的巨大礦區。由於當地政府宣布,通過允許開採東卡迪亞的銅金礦,未來將成為澳洲最大的地下礦藏開採案。圖為東卡迪亞礦區的鳥瞰照。圖/法新社

 文與圖/廖振順(北市萬芳高中地理科教師)

 西元1532年,一個西班牙文盲冒險家,帶著168人的迷你部隊,來到了卡哈馬卡與印加皇帝會面,印加皇帝擁有八萬大軍,結果卻是西班牙人綁架了印加帝國的皇帝,並且屠殺了大約七千人以上(印加皇帝的說法)的印加人,而西班牙的169人竟然無人死傷,很難理解是吧!主要因為印加帝國剛打完內戰,新皇帝剛上任,權威未鞏固,所以雖然有八萬大軍,但是前面一亂後面就散,簡直就是兵敗如山倒。另外,這根本是場不對稱戰爭,石頭、銅器對抗火鎗、鐵甲和戰馬(形同坦克)。

 卡哈馬卡戰役是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國的重要一役,經此一役,印加皇帝被俘,最終西班牙滅了印加帝國,並建立秘魯殖民地。物換星移,如今祕魯最大的亞納科查金礦依然在外國人掌控中,只不過紐蒙特礦業公司在此遭遇愈來愈多挑戰,主因來自於氰化物和水銀對地下水與環境的污染。

 亞納科查金礦在秘魯北部,是世界上第二大黃金礦,此礦也是個露天礦,不過卻是一個面積龐大的露天礦,整個礦區除了數個向下挖的大礦坑外,還把突出山頭給剷平,礦區面積高達1385平方公里,等同於五個台北市面積,由此也可感受到投入在此的金額會是如何的巨大,而產出的金礦價值又是多麼富可敵國。

 這種巨大到可以傾國的財富,自然不會像是煤礦坑一樣地單純,礦區裡的人有的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人,有的是法國特務人馬,當然必然有秘魯政府的情治人員,竊聽、賄賂、黑槍樣樣來,基本上跟打仗沒什麼差別。其中,最被外界知曉的新聞就是長期位居秘魯情報部門高層的弗拉迪米羅.蒙特西諾斯,一段秘密的錄影揭露這位秘魯情報高層收受賄賂、貪污、販毒等等醜聞,結果蒙特西諾斯逃到國外(現在關在秘魯監獄裡),而秘魯總統藤森則牽連下台。亞納科查金礦的礦權現在緊緊地握在紐蒙特礦業公司,而紐蒙特礦業公司的總部在美國的科羅拉多州,這樣一來大家應該知道這一場「美法黃金之戰」,最後誰是贏家了。

 亞納科查在印第安語是「黑湖」的意思,黑湖早已消逝,取而代之的是鋪天蓋地的礦石開採,開採出來的礦石最後經過氰化物和水銀的萃取而取得珍貴的黃金,於是即使僅從衛星影像都可以看到一個一個的巨大水池,形成了現代版的黑湖,這些黑湖突然之間就出現在群山之間與山頂之上,礦產廢水含有氰化物、水銀,而不遠處的下方卻有一個歷史上重要的城市—卡哈馬卡。

 當地居民對礦業公司的信任破產,主要是源自兩千年六月時,一輛運汞卡車意外傾倒三百三十磅貨物,不知情的居民把會發亮的物體撿回家去,後來都病倒了,醫院檢查呈現汞中毒,這下群情譁然,千餘位村民聯名到美國聯邦法院控告紐蒙特礦業公司。工礦業污染和住民意識抬頭一向是一場永無休止的鬥爭,原本雙方是資源不對稱,但隨著網路、手機普及,住民籌碼總算增加了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