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的文化精神】 自強以行仁 厚德以載物

黃聰哲 |2014.02.04
1495觀看次
字級

 馬是人類早期即飼養的家畜之一,其生物特性,長相俊美,四肢修長,骨骼堅實,蹄質堅硬,心肺發達,適於奔跑和強烈勞動。是人類早期的交通運輸工具,再加上它有敏銳的聽覺、嗅覺及良好的記性可以馴服,成為人類不可缺少的軍事力量。而將馬的德性,揉入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則屬群經之首的《易經》。

 「乾,健也。」乾象天道,天道運行剛健,故為健。進而「遠取諸物」,將八卦取象於禽獸,「乾,為馬。」因為馬健於行,所以說「馬之美者,青龍之匹,遺風之乘。」千里馬可日行千里,迅速如遺風。《周易》將乾卦天體運行、周而不息的取象,與馬健行的取象作連結,來說明「乾道成德」的關鍵,在於天行無息之至健。

 「乾,元亨利貞。」文言釋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合也。貞者,事之幹也。」換句話說,行健必須輔以四德,而此四德的核心意義,就是在於「行仁」,所以說君子自強不息,就在於行仁。

 「坤為地」,此為其象;「坤柔」,此言其性;「坤,順也」,此言其德。「利牝馬之貞」,彖曰:「牝馬地類,行地無疆。」雌馬為坤所設象,是言雌馬柔順而健行的德性,與坤地廣育無彊的德性相合。然而柔順並非佞巧,包容並非包庇,所以坤彖曰:「柔順利貞」,柔順必須利義相合,貞正不阿。

 「震為雷」、「其為馬也善鳴」,震卦取象如雷聲可以遠鳴,「震驚百里」以收威至而令人有所戒懼。馬的個性敏感,如遇有危險的訊息,很容易引起馬嗚嘶叫。當今世局黃鐘毀棄,瓦釜雷嗚,正需諤諤之士如馬嗚長嘶,讜言直諫,驚醒世道人心,方可有為。

 馬的文化特質,周遍乾坤的道理,《後漢書》云:「行地莫如馬」,馬的行健如乾道「天行健」,其取象的核心意義,就在於效法行健以行仁,所以君子要「自強不息」(乾、象)。而馬馳聘於大地,是以實物取象要柔順利貞,君子必須以其渾厚之心量,兼容並蓄,堅持利他貞正之底蘊,所以君子要「厚德載物」(坤、象)。總結,馬的文化精神在於「自強不息以行仁、厚德以載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