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行

文/依來 |2013.12.22
5150觀看次
字級
 《佛說阿彌陀經》的內容具有三層重要意義,一者:以阿彌陀佛所成就的正報、依報功德莊嚴為主體;再者,根據此體,本經以往生淨土得不退轉為主旨;三者,往生淨土,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亦即「淨土三資糧」:信、願、行。
 《佛說阿彌陀經》的內容具有三層重要意義,一者:以阿彌陀佛所成就的正報、依報功德莊嚴為主體;再者,根據此體,本經以往生淨土得不退轉為主旨;三者,往生淨土,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亦即「淨土三資糧」:信、願、行。
 《佛說阿彌陀經》的內容具有三層重要意義,一者:以阿彌陀佛所成就的正報、依報功德莊嚴為主體;再者,根據此體,本經以往生淨土得不退轉為主旨;三者,往生淨土,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亦即「淨土三資糧」:信、願、行。
 《佛說阿彌陀經》的內容具有三層重要意義,一者:以阿彌陀佛所成就的正報、依報功德莊嚴為主體;再者,根據此體,本經以往生淨土得不退轉為主旨;三者,往生淨土,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亦即「淨土三資糧」:信、願、行。

 文/依來 圖/人間社提供

 《佛說阿彌陀經》的內容具有三層重要意義,一者:以阿彌陀佛所成就的正報、依報功德莊嚴為主體;再者,根據此體,本經以往生淨土得不退轉為主旨;三者,往生淨土,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亦即「淨土三資糧」:信、願、行。

 更簡單的說,阿彌陀佛的西方淨土清淨莊嚴,令人心生嚮往,我們如果想要前往,就要具備信願行三資糧。

 《大智度論》提到:「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華嚴經》也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信」,是一切修行的前導,一切功德的源泉,沒有信心,就無從入道,只有深信阿彌陀佛,深信極樂淨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才會產生出離娑婆苦海的動機。

 「信」要得信,不是泛泛之信,《阿彌陀經》云:西方極樂淨土是人世間難得之法,故需要深信,建立起堅固不拔的信心,無信就無法入道。因此淨土三資糧,以信為首。

 有了信心,更須要「發願」,不論發願要到西方極樂世界,或是東方淨琉璃世界,都要能夠為自己立下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有了明確的志向,就不至於在人生歷程中茫茫浮沉。

 發何等的「願」,如普賢十大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玄奘大師「寧向西方一步死,不回東土半步生」的深切決心和勇氣,都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精神,若能如此發願,必能讓自己永不退轉。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提到,如何讓苦惱解脫?密碼就是三資糧:信、願、行。

 面對觀世音菩薩,不是只為了個人私利而求,為平安而念,在念觀音、求觀音後,應更積極的學觀音的慈悲,學觀音菩薩利人的大悲願,並且要進一步做他人的觀音,利益他人。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二十三歲來台,在各地尋找棲身弘法之地。大師曾說:「念佛者皆是建築師,要將內心的淨土世界建築起來。建築的材料是信願行,依此修行可以建築自己內心的極樂淨土。」因此,我們在生活中要以信、願、行來行三好。

 大師不斷宣揚三好理念,而三好運動即蘊涵修身、口、意,所謂做好事,是為修身。不為非作歹,做一些利益於人的善行,也就是身行善。所謂說好話,是為修口。說話要說慈悲的話、明理的話、智慧的話、真實的話,也就是口行善。所謂存好心,是為修心。要懷著慈心、悲心、願心、善心、發心等,是為存好心,也就是意修善。更重要的是,生活中即使受了委屈,依然要往好處想,用你的「善心」,來轉變你的命運。

 我們每個人都是人間菩薩行者,因此,我說好話,你做好事,他存好心;你也好,我也好,他也好,大家一起好。

 我們要有「佛教靠我」的願心,要慈悲待人,實踐三好,做個有品格的佛光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