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第二名 楊重源選刊 上

李蕙君 |2013.12.11
1371觀看次
字級

 「人生總要做一些別人覺得沒意義,但自己很有成就的事。」

 馬偕醫院台東分院身心內科醫師楊重源,八年來七度到千里之遙、海拔四千五百公尺的川藏甘孜地區蝦扎鄉塔須寺(村)義診,每次他至少花費三分之二年薪,購買數百公斤藥品,前往他創辦的塔須簡易醫療所,並帶著大筆現金,協助當地小學蓋校舍,支付每學年的教師費。

 楊重源毫不在意別人笑他傻,樂在其中,還說:「每年能回塔須,是我的夢想。」這尋夢的過程,必須忍受有如十萬支針扎頭的高山症、一個月不洗澡、天天以糌粑為食、沒廁所也無法玩樂,他卻感到無比幸福。

 「為什麼要到塔須?」他說,他也不懂,所以每年夏天上山一個月找答案,但在看見塔須老婆婆殷殷期盼他「回家」的眼神、在塔須希望小學學童朗朗的讀書聲中,解答變得不那麼重要;他像隻候鳥,「雪融了,我就該回去了。」

 路長,情更長

 楊重源大學時期開始信仰藏傳佛教,當他的上師堪祖仁波切在二○○五年首次邀他前往塔須義診時,「事實上,我是立即且斷然的拒絕他,我有一千個理由不去。」楊重源說,即使他對塔須所在位置沒概念,但藏區太遠、太高、太髒,單一個高山症就令他怯步。

 「距離塔須最近的醫院在一千公里、三天三夜路途之外,萬一嚴重高山症,我應該很快就去見佛祖了吧。」隔年仁波切二度請託他上山,他再度拒絕,自認是個平凡且貪生怕死的傢伙。自我否定的同時,他卻看見仁波切眼底對塔須的牽掛與憐憫,心下充滿不捨,捫心自問:「我真的能為塔須做什麼嗎?」

 楊重源遍查高山症資料,再度確認一旦嚴重高山症發,死亡風險極高。但仁波切對眾生慈悲的眼神影像打敗了他的恐懼感,這次他選擇接受,自我安慰著:「旅遊網站強烈推薦藏區一生一定要去一次,就當一次特殊的旅行吧。」

 下定決心後,楊重源立即動身準備前往塔須義診的各類藥品。在對當地一切未知的情況下,他自費購買近八十公斤藥品隨行,包括止痛藥、抗生素、藥膏及營養品等;他說自己雖然是身心科醫師,但醫學院出身且具中醫執照的背景,基礎醫學不成問題。

 在二○一○前,川藏交通還不發達,台灣往返塔須就需要十天的路程。楊重源二○○六年首度與仁波切前往塔須,第一天即在轉機中度過,自台灣桃園國際機場搭機至香港,再轉機上海、成都,隔日飛抵西寧機場,隨後是長達三天的漫長青藏公路之行。

 始料未及地是,他們在青海藏區找不到任何一間旅行社知道塔須的位置,也沒有旅行社願意接案載他們,只因「太遠、太落後、太不熟悉」。楊重源說,最後還是緊急拜託台灣旅行社朋友協助,花了有點「小多」的費用才有藏區小旅行社願意接案乘載,但,對方也不知塔須究竟在哪,只得沿途問路。

 筆直的青藏公路及無邊草原的壯闊景致,令人心曠神怡,楊重源回想當時的心態,早忘了高山症的危險,對課本中才能見到的青康藏高原,只有興奮與好奇。

 「草原、氂牛、酥油茶、天珠、唐卡、天葬,我腦中全是對藏族文化的期待,直到進入海拔三千五百公尺的碎石路,頭部好像有一萬支針從四面八方扎過來,我開始昏沉。」

 更慘地是,高山症發作的楊重源當晚住宿在海拔五千三百公尺小鎮。「那晚,一萬支針增加至十萬支針」,他開始劇烈頭痛、噁心、嘔吐、昏迷,甚至無法小解。

 楊重源說,一路上堪祖仁波切總是安慰他,回「家」休息就會好了。神奇地是,當他看見塔須村民列隊歡迎仁波切時,痛苦的高原反應,竟果真在一瞬間減緩許多,「生命總有許多不能去解釋與理解的事,尤其當自己是醫師卻又是無助的病人時。」

 塔須首位醫師「楊曼巴」

 對無醫的塔須村民而言,楊重源這位「曼巴」(藏語「醫師」之意)的到來,令人驚奇萬分!以往除了傳統藏醫,從來沒有醫師到過這個人口數近三千人的村落,寺院特別清出一間佛堂,充當他的診療室,義診也在村民好奇的眼光中展開。

 在年輕人對他尚存質疑的心態下,楊重源初步面對的病患,大部分是老人及小孩,即使如此,這些年齡層的看診人數卻不少,第一天即出現長龍。

 身為「塔須史上第一位醫師」的「楊曼巴」,沒有時間思考人數的問題,許多病患急需他拯救病痛,他從早上八點開始看診,中午連用餐都顯得匆促,稍事休息,下午兩點繼續看診至晚上八點。

 僅會說「扎西德勒(藏語「謝謝,吉祥如意」之意)」的楊重源,看診時透過寺院師父協助翻譯溝通。他說:「每當我給藥時,可愛又單純的老人家都會興奮地問,是不是特別加持的甘露丸?想供在佛堂捨不得吃,還跟我行小禮拜,嚇我一跳。」

 楊重源說,塔須僅有位略懂藏醫的老喇嘛,守著過世老藏醫留下的老藥房,村民若覺得不舒服,會找他看病,但老喇嘛總認為,生病還是找寺院修法祈福比較有效,有好福報,病很快就會好。因此,長久以來無醫的環境,使得塔須村民對「楊曼巴」及突然出現的專業醫學,存在著近似夢幻的渴求及神奇感。

 在每日湧現的病患潮中,楊重源帶上山的藥品沒幾天旋即告罄。他發現,塔須沒有文明病,但老人關節退化嚴重,小孩則多數營養不良。

 村民告訴他,川藏最進步的診所在縣城小鎮,距離塔須騎馬約三天,那裡有位「大夫」,是護校(約台灣高中學歷)畢業的護士,曾在醫師身旁陪診三年;塔須村民平均年收入約一千元人民幣,那位「大夫」看診一次收費就要近百元人民幣。

 「好奇怪,不管生什麼病,藥都一樣。」村民將「大夫」開的藥給楊重源看,全是抗生素,令他難以置信,內心洶湧激盪,滿是痛與不捨。

 塔須家族戶數有兩百多戶,看不見邊界的領域,與隔壁村相隔路程要騎馬數天才到得了;當地每年長達八個月時間是冰封期,年平均氣溫在零下七度,最冷到零下四十五度,即使夏季雪融,日夜溫差仍大,夜間氣溫接近於零度,白天最高也才十度。

 楊重源說,這樣的環境考驗著老人、小孩。老人家關節病變太嚴重,在遊牧民族的勞動社會中,他們又是食物分配的最下層;小孩則是「天公阿仔」,撐不撐得過寒冬,就看老天;「如果來年看不到哪位老人或小孩,絕對不要問他去哪裡了,因為冬天太冷,他先離開了。」(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