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老師

文/永瑞 |2013.10.17
1297觀看次
字級
魚兒優游在藍毘尼園水池。圖/陳碧雲

文/永瑞

佛光山是人類的淨土,也是動物的天堂。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游的,安居落戶在佛光山的動物家族,牠們和平共住,互不侵犯,沒有驚慌恐懼,每天過著安樂自在的日子。滿山樹木園林供鳥類、松鼠築巢居住,四季水果任牠們隨意享用。還有一位愛心媽媽每天供應白飯、水果餵養牠們,觀賞松鼠和各種大小鳥兒,一起在竹林裡吃白飯配水果,是佛光山才看得到的和諧美景。

魚家族各處安住

魚家族則分住在各處的放生池,並且有佛菩薩護佑。不二門前的放生池,有和愛島上的騎龍觀音守護;寶橋下的放生池,每天聽聞大悲殿的晨鐘暮鼓,早晚課誦梵音,還有佛學院朗朗書聲,日夜薰習佛法,將來投胎轉世必定智慧如海;藍毘尼園的放生池,有大雄寶殿早晚課誦的法音宣流,淨業林的彌陀聖號不斷加持,種下往生淨土的資糧。甚至還有住在山頂上的魚家族,那是佛陀紀念館通往佛光山的佛光大道,最頂端的地方,有一座全台最大的戶外水族館,住著熱情洋溢的魚兒,與人近距離互動,一點也不怕生,牠們是魚族親善大使。

這許多魚家族裡,最令我懷念的是二○○六年春天認識的小錦鯉,牠是藍毘尼園錦鯉家族的成員。巴掌大的身軀,背脊扭曲成S型,尾鰭側彎為倒勾狀,牠是重度殘疾使人心疼不捨的小魚兒,我常去探視牠,為牠皈依三寶、念《般若心經》、〈大悲咒〉給牠聽,牠總是停在池底角落,就像閉關修禪定的行者,不為外境所動。

小錦鯉身殘心不殘

佛誕節時,我得到一個麵粉做的壽桃,很歡喜帶去和牠分享,希望佛陀恩澤能加被牠福慧增長,早日脫離畜牲道,往生善道,再來修行。我吃完豆沙內餡,將壽桃外皮揉成小麵團,拋向牠身邊餵食,但都給其他的魚吃了。因為牠的身體無法靈活游動,同伴的碰觸或湍急水流,都會讓牠失去平衡翻轉沉落,所以近在咫尺的食物也吃不到。

我不放棄,一定要給牠吃到佛誕壽桃,於是集中注意力,目不轉睛看著牠,不停用心呼喚鼓勵牠游過來,牠似乎感受到我的心意,見牠慢慢浮上水面,然後以「橫游、側游、倒游」的「勇姿」奮力游來;中途一次次被同伴衝撞壓沉,被水流沖翻,轉了幾個筋斗,但牠愈挫愈勇,再次浮上水面,繼續努力朝我游來,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游到池邊,我趕緊將麵團放在牠面前,牠嘴巴快速一合,終於在眾多爭食的魚群中吃到佛誕壽桃了。

我高興得拍手歡呼,想再餵牠,卻見牠慢慢轉身向池中游回去。哇!這樣辛苦才游過來,只吃一口就滿足了,牠的知足不貪讓我感動不已。

牠於鐘樓灑淨動土當天往生,眾生皆有佛性,魚兒也不例外,祈願佛菩薩接引牠往生淨土,願牠再來人間修行,再結一份善美好緣。

從牠身上,我看到身殘心不殘的高貴情操,愈挫愈勇的堅強毅力;不屈不撓的精進力,不貪不求的知足喜樂,牠是可敬的「魚老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