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胎中與佛結緣 余光中 佛館歡慶86嵩壽

人間社記者劉瓊珠大樹報導 |2013.10.14
1641觀看次
字級
心保和尚(前右)為余光中(左二)壽誕禮主法。左一為余夫人范我存。圖/永芸
余光中教授抄經有得。

【人間社記者劉瓊珠大樹報導】「老爸,生日快樂!」知名詩人余光中的二女兒余幼珊,在佛前感懷地說,祝願父母身體健康,每天開心生活,同時給余光中一個真誠擁抱,作為生日禮物。昨日中山大學教授余光中八十六嵩壽,家人及學生、佛光山法師等,皆前往佛館五和塔喜慶之家祝賀,場面溫馨。

壽誕禮由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主法。和尚開示,佛門的「生日」為「母難日」,所以孩子要以感恩心報答父母,並感恩生命的可貴,乃至於報答「四重恩」;而懷著感恩心創作文學,除了饒益眾生,還能增長內心的功德。

「從沒想過八十六歲生日,能在殊勝的殿堂及儀式下度過,備感榮幸。」余光中表示,他一生最大的遺憾,是歷經兩次戰爭,但也因戰爭影響文學創作歷程,尤其母親在重九前登南京棲霞山,次日凌晨他就出生,當時正值戰爭,重九也變成一個象徵。以此因緣,奠下他與星雲大師和佛光山的深厚情誼。他說,佛館的氛圍能淨化心靈,是個沉澱心情的好地方,已茹素的他,對館內景物更多一份熱愛。

余幼珊:願父親創作不輟

父母與佛教殊勝的因緣,讓余幼珊喜悅不已。多年來陪伴在父母身邊的她表示,只要父母健康長壽,內心便充滿感恩與歡喜。她祝福父親,繼續把心思放在文學創作及翻譯工作上,每日與文字快樂為伍,在創作中發光發熱。

「現在生活過得簡單,精神與心靈是富足的。」余夫人范我存表示,平日夫妻倆會觀賞韓國古裝劇,透過戲劇的故事內容,學習其所要傳達的文化意涵、人生價值觀等;她並期望一家人、女兒的幸福安樂能延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