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代價 沙克斯論述對台灣的啟示(上)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2013.10.07
3005觀看次
字級

「我歡喜付稅,因為稅金可以購買文明。——美國大法官霍姆斯(O. W. Holmes, Jr.)

「我歡喜進步觀念,因為它可以構建文明社會。」

——一位經濟學家

先從書名談起

作者沙克斯(Jeffrey Sachs)是一位譽滿國際的經濟學者,近著《文明的代價》(The Price of Civilization )的書名及內容均極具吸引力。我們所嚮往的「文明社會」泛指匯聚的社群,具備高度文化水準及科技發展,同時擁有多元創新的誘因、相互包容尊重的生活方式,以及共同致力於永續發展。要構建及維繫這種「文明」,社會就要付出「代價」。

這個「代價」(price)包括兩方面:一是具體數字的成本面(如擁有一流大學、博物館、實驗室),要花很多錢,也就是書中第十一章「為文明所負擔的支出、費用及納稅」;另一個是難以數字化表現的層面,如具有文明素養的公民,應會參與公眾事務,應會樂意分享財富,應會有公平正義的同理心等等。這些均需要時間、愛心及參與的投入,可以無形的「代價」來概括。書中第九章「有心有感的社會」(Mindful Society)就希望社會的每一分子,在八個生活層面,都有相似的價值觀,凝聚社會的和諧。

本書作者是一位有強烈人道關懷的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講座教授,曾任聯合國秘書長特聘顧問,對蘇聯、波蘭、維多利亞等國家提供經濟轉型改革策略,因其改革幅度要大、時間要快,被形容為「震撼療法」(shock therapy),曾受到質疑。

美國《時代》雜誌曾經選他為「全球百大影響力人士」,法國媒體選他為「對全球化最有影響力的五十位領袖之一」,已發表過逾百篇論文及多本專著,並獲十餘所大學榮譽博士。

如果讀者再參照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所著的《文明》(Civilization ,聯經,二○一二)一書,以這位著名的歷史學者觀點,加上這位經濟學者的論述,將對西方文明與國家興衰有更多的瞭解。

從「超強」到「衰退」

一九八九年十月,柏林城牆倒塌,東西陣營的冷戰壽終正寢;兩年後,蘇聯解體,結束兩百年來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制度優越之爭。美國變成了二十世紀來唯一的「超強」。在獨領風騷的傲慢優越感下,美國政府、民主與共和兩大黨、跨國企業、華爾街、利益團體、媒體等,不幸地在自滿中加速腐化,「獨霸」心態害了美國。在不到二十年間,從出兵伊拉克、華爾街闖下全球金融危機大禍、製造業節節撤退、國民教育品質普遍降低,到當年風光一世的汽車城底特律最近宣布破產,引起了美國社會(特別是經濟學家與政治學者)的反省。

當前普遍聽到的聲音是:「美國生病了,但不是不治之症。」「美國是衰退了,但沒有倒下去。」

我自己則更同意這種看法:「美國人因反省而出現反彈的新創造力與競爭力,全球都不應低估。」

做為一位實務經驗豐富的優秀經濟學者,作者開宗明義就指出:美國經濟危機的根源是來自道德危機,因此必先要構建一個「有心有感」的社會。但是要構建這樣的一個文明社會,必須要有「對」的經濟制度。他就指出,只有「混合型經濟」(mixed economy),才能持續發展文明社會。

因此,我們先從經濟制度的討論開始。

混合型經濟體制

經濟制度是指滿足消費需要以及資源分配的各種可能運作方式。一國的法律、習俗、價值準則等即反映各種運作的方式。一國的經濟發展型態通常受歷史、文化、宗教、人口、自然資源、氣候、地形等影響,又受制於治國者所倡導的思想,以及達到目的的各種主張。

不論是那一種主義:資本主義、三民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必需要決定如何處理這幾個基本經濟問題:

(1)生產什麼?

(2)「如何」生產?

(3)如何「分配」?

(4)如何「維持」持續的經濟成長?

由於解決這些問題方法和策略的不同,就產生了不同的經濟制度:

●生產工具是「私有」或「國有」?

●生產行為是否以「價格」或「管制」為核心?

● 經濟活動是以「私人」或「政府」部門為主?

●是否允許個人財富大量累積?

大家較熟悉的資本主義,可借用一生鼓吹市場經濟的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傅利曼的話來形容:政府的管制要減少到最低,人民誘因要發揮到最高;市場充滿了競爭,當然沒有聯合壟斷;賺錢的廠商應任其不斷的擴展,虧本的事業應任其倒閉;政府預算不宜有赤字;貨幣供給量應當受到穩定的控制;人民的資金與貨物可以在國內外自由地流動;在公開競爭下,效率比公平更重要;在現代社會裡,自由比平等更可貴;人為了滿足自己,結果反而利人;人如果一心為了利他,結果反而兩頭落空。

強烈批判資本主義的馬克斯,在一八四八年的《共產主義宣言》中居然寫下這段話:「資本主義所創造出的力量,比以往歷代的總和還更巨大……它所創造出的奇蹟,遠超過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競技場,或是哥德式大教堂;它所從事的征服,使從前各國的移民與十字軍東征都顯得微不足道。」馬克斯的目的不是崇拜、而是摧毀資本主義。

隨著時代的變遷,建立在利己主義(一隻看不見的手)、自由放任、私人財產、價格機制的資本主義,不斷出現各種問題。一九三○年代的經濟大恐慌,產生了所謂的「凱因斯革命」,主張政府扮演積極的角色,以財政與金融政策調整總體經濟活動。資本主義經過修正而就產生「混合型經濟」的新思維,認為私人企業仍然重要,但政府部門必須參與眾多經濟決定。

這使人想起二十世紀一位大經濟學家熊彼德在一九四二年的名著《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中,首先就自問自答:「資本主義能活存下來嗎?」「不,我不認為它能。」但是一九三○年代經過修正的資本主義(混合型經濟)不僅活下來了,而且變成當前世界主要的經濟制度。對這種經濟制度的重視,正可與《國家為什麼失敗》(Why Nations Fail ,衛城出版,二○一三)一書相呼應。本書作者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和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指出,一國之繁榮與富裕在於它採用何種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

近年來,沙克斯教授憂心美國經濟的衰退、公民社會的解體。他在書中提出重振美國價值及經濟繁榮的途徑,就是在極端的市場經濟與極端的政府干預之中,以中道的「混合型經濟」來持續維護美國的文明。

隨著經濟活動的複雜,市場經濟中到處發生「經濟無效率」(economic inefficiency):如資源移動(如人口、資本、技術)的遲滯;私有財消費(如汽車、購物中心)過多、公共財(如學校、醫院、公園)太少而造成社會不均衡(socialimbalance)現象;以及財富分配不均及弱勢團體的處境;近年更有環保、氣候變遷、永續發展等公共議題。對付這些毛病,無一不需要政府的積極參與及規畫。

若以市場經濟的自由度 政府角色的參與度來看,美國學術界可以粗略地區分為:市場經濟派(有時也稱為「芝加哥學派」),代表人物是海耶克與傅利曼;凱因斯學派(當前以克魯曼為代表);還有介於兩者之間的「混合型經濟」,大部分學者的論述在這個折衷的領域,如諾貝爾獎得主薩謬爾遜、托賓、史迪格里茲等,他們稍偏於政府要多參與;另一些著名學者及專家則贊成應讓市場機制多發揮,如貝凱能(James M.Buchanan Jr.)、葛林斯班。

沙克斯書中所提的經濟三大目標正是「混合型經濟」思維的產物:效率、公平和永續經營。在第三章中他慷慨直言:

「我發現混合經濟的概念引人入勝,四十年後的今天,我仍是它的信徒。」令他有些傷感的是,當他在一九八○年拿到哈佛經濟博士、留校擔任哈佛助理教授時,正是市場經濟走向巔峰的傅里曼年代。雷根於一九八一年一月接任總統,致力減少政府干預,擴大經濟自由。已擔任了一年多英國首相的柴契爾夫人在大西洋對岸,也正展開類似的政策,彼此相互呼應。一瞬間,從我們都是「凱因斯信徒」轉向了「傅利曼信徒」。

一九八○年代初,傅利曼二次來台,所發表的自由經濟理論,讚賞之餘,我有些也不能完全茍同:如廢除經建會。沙克斯批評雷根主政的八年,因為雷根輕視政府救濟的窮人,鼓勵富人不斷追逐利潤,使社會上貪婪之心四處瀰漫。他指出:「貪婪就像傳染病,直到今天仍蠱惑美國的政治體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