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脖子 跟痠痛說掰掰!

山田朱織 |2013.08.10
2618觀看次
字級
日本厚生勞動省每隔三年會進行國民生活基礎調查。根據二○○七年的調查顯示,自覺有症狀的件數中,肩膀痠痛是各年齡層女性中第一名的症狀,也是男性繼腰痛之後的第二名症狀。圖/原水文化提供
錯誤的姿勢【站立時】肩膀歪斜 由於肩膀的線條呈斜線, 無法使脖子保持正確的姿勢, 造成肩頸痠痛。骨盆也會有歪斜的傾向。圖/原水文化提供
錯誤的姿勢【睡覺時】半趴睡 枕頭太軟使肩膀下沉,呈半趴睡的狀態。一邊肩膀沉到身體下方,另一邊的身體則是往前傾。圖/原水文化提供
錯誤的姿勢【睡覺時】趴睡 頭部枕在手腕上趴睡。由於手腕與臉部受到壓迫,造成痠麻或浮腫等情形。圖/原水文化提供
錯誤的姿勢【蹲著時】彎腰找東西時的姿勢 持續以大幅度彎腰駝背的不自然姿勢進行作業, 例如拿取下方的物品或是清掃地板時, 會造成脖子與腰部的負荷。圖/原水文化提供
錯誤的姿勢【坐著時】不倚靠椅背,而使身體前傾 彎腰駝背, 頭部的位置較身體的軸心前傾。由於沒有倚靠椅背, 無法穩定骨盆的位置, 因此加重脖子與腰部的負荷。圖/原水文化提供
錯誤的姿勢【坐著時】懸靠在椅背上 懸靠在椅背時,脖子的位置會落在身體軸心的後方, 骨盆則是向前傾,延伸了手臂到書桌之間的距離,使手臂重心不穩。圖/原水文化提供

日本厚生勞動省每隔三年會進行國民生活基礎調查。根據二○○七年的調查顯示,自覺有症狀的件數中,肩膀痠痛是各年齡層女性中第一名的症狀,也是男性繼腰痛之後的第二名症狀。這項調查讓我了解到,想要讓日本人的身心回復健康,當務之急就是「拯救脖子」!我也因此展開了消滅肩膀痠痛的戰役,希望藉著頸部肌力訓練(Neck Exercise)這項姿勢矯正祕密武器,解決醫學界不甚重視的肩膀痠痛問題。

什麼是頸部肌力訓練?

顧名思義,指的就是頸部(Neck)+肌力訓練(Exercise)!讓「脖子」回復健康,保持強健,就是消除身體各種不適狀況的祕訣。

為什麼要如此強調「脖子」的健康呢?因為頸椎裡有重要的神經束,也就是脊髓神經。脖子不舒服時,受到壓迫的神經會使身體產生痠麻的情形,使頸部周圍的肌肉緊繃,引起四十肩或五十肩。此外,失眠症或頭痛、腰痛、原因不明的不適症狀、憂鬱症等等,這些看似與脖子無關的症狀,其中有不少都是因為脖子所引起的。

想要保持脖子的健康,最重要的就是「姿勢」。如果能在站立時、坐著時,甚至睡覺時保持正確的姿勢,就會大幅減輕脖子的負荷。「頸部肌力訓練」(Neck Exercise),就是為了調整姿勢所進行的訓練。

聽到「訓練」一詞,有的人腦海中或許會浮現肌肉鍛鍊或有氧運動等這類劇烈的運動。不過這裡所說的訓練,指的是更廣泛的練習,也就是「知道、理解、體會」的意思。

注意平時的頸部姿勢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自己的頸部姿勢呢?站著說話時、坐在辦公桌前工作時、做家事時、吃飯時,還有睡覺時……

根據我的觀察,隨時保持正確姿勢的人,可說是沒有。大部分都是頭部突出身體的正中心,或是往左右傾斜。短時間倒是無妨,如果長期維持這種增加脖子負荷的姿勢,問題就嚴重了。有時候因為姿勢不良,最後演變成棘手的症狀。

我的門診有許多飽受嚴重肩膀痠痛或腰痛所苦的患者前來求診。面對這些患者,我都會在初次問診時詳細詢問他們的生活習慣。例如「是坐在辦公桌前工作嗎?」「使用什麼樣的寢具呢?」「家裡有養寵物嗎?」「平常是和孩子一起睡嗎?」「家中的樓梯有幾階呢?」……

因為腰痛前來求診的患者,心裡應該會感到納悶:「為什麼要問這些問題?」事實上,透過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便有可能找出症狀發生的原因。

接下來所介紹的插圖,分別是在站立、睡覺、蹲著、坐著時,對脖子造成極大負荷的姿勢。如果覺得自己的姿勢就像插圖所畫的那樣,很有可能就是因為脖子姿勢不良而引起身體不適!

其實,只要平時多注意一些生活細節,調整不當姿勢,就能改善痠痛。在此,舉「用餐時」和「提拿包包」、「穿襪子」的正確姿勢為例,供民眾參考。

(摘自《消除疼痛不適的頸部肌力訓練》,原水文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