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佛教電影節 7國15部影片

人間社記者觀昶綜合外電報導 |2013.07.12
3714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昶綜合外電報導】由佛教電影基金會(Buddhist Film Festival)、加拿大溫哥華國際電影中心合辦的「二○一三國際佛教電影節」(International Buddhist Film Festival),將於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一日在溫哥華溫城劇院(Vancity Theatre)舉行,今年有七國、十五部影片上映。

「國際佛教電影節」最早於二○○三年在洛杉磯舉辦,已經在九個國家舉行。

「二○一三國際佛教電影節」有十五部來自中國、日本、尼泊爾、泰國、阿根廷、美國及加拿大電影上映,包括《西藏佛教文化拯救者:金史密斯》(Digital Dharma)、《Mndfulness and Murder》、《The Buddha》、《KanZe On》、《When the Iron Bird Flies》等電影在加拿大首映,而《Focus on China:Winter Cicadas》則是全球首映。其中,紀錄片《西藏佛教文化拯救者:金史密斯》備受矚目。

金史密斯 致力收藏西藏文獻

出身於美國猶他州摩門教家庭的金史密斯,擁有華盛頓大學藏文博士學位,是美國藏傳佛教資源中心(Tibetan Buddhist Resource Center,簡稱TBRC)創辦人、美國藏學研究先鋒,畢生致力於保存西藏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被宗薩欽哲仁波切讚揚為當代最重要的菩薩之一。

他於二○一○年底去世,享年七十七歲。《西藏佛教文化拯救者:金史密斯》是由名導演Dafna Yachin籌措資金,拍攝他的傳奇故事。

一九六八年,美國正推動「四八○公法」,鼓勵開發中國家以當地貨幣購買美國剩餘的小麥和其他農產品,然後再將獲利注入當地政府的文化及科學發展計畫。

金史密斯當時受聘到美國國會圖書館駐印度新德里辦事處工作,當他知道這項方案後,與同事利用這筆經費,來搜購、印製八千部藏傳佛教中五大傳承的經典,使得這些幾乎絕跡,甚至已是孤本的典籍得以保存。

這些木刻版及手抄本的典籍,幾乎都是流亡者從西藏偷偷帶出來的,但大多毀損且字跡模糊,他們把複印本送到哈佛大學及華盛頓大學等二十多所學校中收藏。他們也以優渥的價錢向流亡難民收購經典,不僅豐富圖書館館藏,也改善他們的生活。

此外,他也在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收集了四千多卷藏文文獻,大陸改革開放後,他透過關係買回其它流落經書。

多年來,他在新德里的家排放了幾千本藏文書籍,成為喇嘛、學者、和修行人的圖書館,堪稱世界上收藏最多西藏文獻的專家。

一九九九年,他和朋友成立TBRC,將逾萬部典藏文獻數位化。二○○二年,TBRC將數位圖書館資料存放在隨身碟,並送到印度、西藏、尼泊爾及不丹等地的寺院,藉以擴大圖書館的規模。現在,他們正在建立百科全書式的資料庫,做為TBRC大量西藏文獻的導航庫。

曾經有人問金史密斯,他是如何獨力找回這麼多失落的文獻典籍,又發心完整保存西藏的宗教文獻。他總是簡短地回答:「我想大概是業力使然吧!」他認為,這些文獻應該好好被保存下來,而且在世界上無論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可以免費取得這些資料。

上圖為阿貝拉(Jean-Marc Abela)和麥古爾(Mark Patrick McGuire)執導的《今修驗道》(Shugendo Now),將在二○一三國際佛教電影節中播映。

雖然《今修驗道》是加拿大電影,但卻是導演於二○一○在日本熊野市和吉野市山區、東京和大阪等地拍攝。

「修驗道」是日本的一種美學教派,結合神道、道教和佛教,一種獲得力量的方式。

《今修驗道》是帶領觀眾走上一趟充滿詩意的心靈之旅,發現一個介於開化和蠻荒、現在和永恆的世界。圖 /取自網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